第三版:3总第74期 >2019-11-29编印

在经棚看电影的那些事
刊发日期:2019-11-29 阅读次数: 作者:马守喜  语音阅读: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家乡经棚群众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时,能够看上一场电影,比过年还开心。

1952年,在河西老盐务所大院演了几场电影。《一贯害人道》,《两家春》,《小女婿》等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每年只能看一,二场电影就知足了。都是露天电影,拥挤不堪,有的折腾一晚上也看不上几个完整的镜头。

1956年,昭盟电影第五队进驻克旗,只在经棚镇不定期放映,那一年放映了一部《天仙配》。可让人们大开了眼界,七仙女下凡,“老槐树”会开口讲话,平地冒出个“土地爷”,人们感到无比新奇,后来克旗有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但没有固定放映场所,有时在河西幼儿园内,有时在河西经棚剧场,有时在经棚一小(关帝庙前)的广场上,每次在广场放电影都是人山人海,各家各户早早去占位子,有的拿小板凳。多数是搬块石头或砖头,银幕前后,树杈上都占满了人,有时互相拥挤东倒西歪,互相大喊大叫,根本听不到银幕上说啥。

那时克旗还未有电源,电影队要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因为电力不稳,银幕便忽明忽暗。我看到最难的是挂幕布,这幕布大约有10米左右宽,5米左右高,要离地面一米多高,搭脚手架,自造的穿绳器,上杆儿绑绳,实在不容易,遇到风大,银幕根本挂不住,幕布挂好了,放映员将机器架在桌子上,灯箱通电后射出炽热的白光,打在胶片上,银幕上出现了画面,音乐,对白,观众也不大声吵嚷了,能顺利看一场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发电机和放映机经常出事故,往往是看不了几分钟银幕上就出现大块的雪花点,或者“断片”,这时观众又起哄了,场面难以控制,有的干脆就提前回家睡觉去了,所以放映员也是高度紧张。

露天放电影,最怕遇到刮风下雨。幕布淋湿或随风飘动,电影就放不成了,五六十年代看露天电影那个拥挤,那个吵嚷劲儿,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尽。有时一晚上挤挤攘攘几百人,上千人凑在一起,根本看不到什么,真是白受罪。

1958年,电影工作进行了体制改革,昭乌达盟23队下放到克旗,从此这里有了自己的正式电影队,我所认识的放映员有靳怀远,刘伟华,程容,吴耀宗,司图等。其中程荣是队长,吴耀宗,司图不仅负责放映,还负责机器维修等工作。60年代初开始,在河西政府大礼堂放映,木质花条大椅,600多个座位,经常可以看到国产最新电影,票价很低。一角五分一张票,每晚都基本满座。能到人委大礼堂看电影,解决了风吹雨淋,天寒地冻的问题,让克旗的电影放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79年10月,国家投资110万元,在河东建立了一座新型独特的民族电影院,放映厅设有摸压单人座椅1136席2台35五毫米松花江牌固定式放映机,这是克旗电视事业里程碑式的变化,近40年的往事,划过我的脑海,那些历史的瞬间都汇成了各族群众那句耳熟能详的感慨:“克旗的电影事业春天来到了”。走进新的电影院,舒适的座椅,宽大的舞台,不仅可以观看乌兰牧骑的演出,而且清新的银幕上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故事片放映之前。放一段儿新闻纪录片时。每当银幕上出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大形象时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因为他是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永世难忘毛主席的恩情。

1979年我调离克旗来赤峰工作,回忆起当年在林西念书时,多次在林西俱乐部看电影,在呼市念书时,在内蒙古军区礼堂,在乌兰哈特看电影,在赤峰昭乌达剧场,红旗电影院,工人俱乐部看电影,都难忘在家乡看电影时的场景。想起家乡电影放映人爬山涉水,深入农村牧区放电影的艰辛,农村牧区社员走十几里的路,欢天喜地的看一场电影的场景。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电视机的普及,电影从辉煌走向了落寞,许多乡镇电影队也逐渐消失了,许多老电影,老放映员的故事都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几十年的征程,崎岖路中前行的克什克腾电影放映工作者,实属不易,艰辛愈显坚持可贵,电影院,成为发出时代最强音的阵地,它也见证着新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程。那些老式放映机,那些老电影,那些电影宣传画,那些电影小人书,不仅凝聚了共和国几代电影人的全部心血结晶,也成了时下宝贵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