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75期 >2019-12-06编印

从“提篮小卖”到美食一条街
刊发日期:2019-12-06 阅读次数: 作者:马守喜  语音阅读:

在五十年代初期,我的家乡经棚镇有句顺口溜,“街道土,百姓穷,提篮叫卖度春秋。”虽然也有些大户人家,有自家的房、自家的牛羊,米粮充裕,衣食无忧,但很多生活困难的家庭还是靠“提篮叫卖”来度日的。所谓提篮小卖,就是没有店铺,也不同于现在的摆地摊,就是一个人担着两个大竹篮或提一个小竹篮,里边装有自家生产的货物走街串巷去卖。

那时候有家专门制做糖瓜、糖饼、糖豆儿,他就拉着长长的声音喊:“糖瓜、糖头儿、酸的、甜的都有啊”。还有的肉食加工家庭,除了卖牛羊肉外,还卖羊下水,往往是担着筐沿街叫卖:“羊肝、羊肚、大羊头......”嗓音洪亮,生意也兴隆。还有带料加工玉米面、小米面的,挑着担子喊着:“小米面哎,玉米面哎。”很多家庭主妇听着叫卖声之后,拿着小洋瓷盆去买个二、三斤回来,十分方便。那时,卖花生、瓜仔、香烟的提篮小卖也很多。

我们小时候,经常看见有些老人挎着小篮卖馒头、糖三角、小油条的,尤其卖烧鸡的人家很多,东西干净又实惠。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公私合营了,很多小作坊、小卖部都和国营的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店铺,灯棚街成了美食一条街,各种饭店一家挨着一家,有的高档,有的低档,回民经棚饭店那是生意最兴隆的,糕点铺也多了起来。

经棚的民族风味小吃很有特色,许多人身怀绝技,有几个名片,把这里的民族小吃及大饭店带动起来了。先说那又薄又香的大馅儿饼,五分钱一个,总是供不应求,还有那肉多皮薄的小笼包子。美食一条街上的烧饼、油条、饸饹、面条、茶点等大小就有二十多家,小店铺虽然盈利微小,但活跃了市面,方便了群众。1954年旗供销社在河西当铺街开设了国营食堂,人们习惯叫它大食堂,六间餐厅可供六十多人就餐。由于很多招牌小吃集中在灯棚街和三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来客,到这里吃美食的越来越多。

在五十年代,经棚镇还有一景,就是河东菜农到河西镇上卖各种蔬菜。一大早从地里出土的新鲜蔬菜在河套边形成了一个小菜市场,各种蔬菜由居民选购,十分火爆。那时农民种菜没用过什么化肥,更不用农药,真可谓纯天然,居民吃着十分放心。菜农有时早市上卖不完,就挑着剩余的菜走街串巷卖。因那时大多是大四合院,个院住十多家,所以卖菜的就进院卖,价格也便宜了两分钱,所以很快在几个大院就卖光了。由于克旗地处高寒地带,许多蔬菜不能种,邻近的林西县菜贩有时赶着毛驴车来经棚卖柿子(西红柿)、茄子等。改革开放后,公私合营的国营食品、饮食业也逐渐破产,很多手艺人又单干起来,大小饭店都处都是,规模有的比过去国营企业还大,成了吃住一条龙服务的宾馆,如今经棚多家宾馆是六七层大楼,生意要扩大了几十倍。

今天的经棚小镇已成了各种美食旅游小城,不仅在本地赫赫有名,就连很多外地的吃客们对其小吃也是赞美不绝,成了经棚的一张名片。那提篮叫卖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那时繁华的灯棚美食一条街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