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90期 >2020-04-03编印

宇宙地镇农牧产业春光好
刊发日期:2020-04-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通讯员 赵亚娟 特约记者 段瑞淑)料峭春寒挡不住勤劳的步伐,点种土豆、翻地整地、签订合同、拾掇菌棚……连日来笔者在宇宙地镇处处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春耕场面。

小土豆带来“开门红”。这段时间每天早上五点左右人们就聚集在刘营子村设施产业园区开始一天的劳作:跟着播种机的步伐认真的扒种,生怕缺苗断垄,仔细的拌肥、施肥;采用机械全耕,地膜覆盖,小畦种植方式把一块块“全副武装”的“闽薯1号马铃薯”种子送回大地妈妈的怀抱。

“这个土豆从种到收有100多天就够了,等到阴历六月份收了土豆还能再种一茬秋菜呢,那收入肯定赖不了……”刘营子村党总支部书记王乃春信心满满的告诉我们。其实不用看秋收,单单是现在村里每天到种植基地务工的农民多则50少则20人,每天每人收入达120元左右,更值得欣喜的是10多户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和弱劳动力和在刚刚复工复产后就在今春实现了增收。当我们问及销路的时候负责经营的经理孙玉广告诉我们说:“这个土豆我们跟香港和福建的客商签订了订单,销路是没问题的,今年用这100多个棚探探路,明年争取再扩大规模……”

中草药忙着“抢地盘”。今年该镇继续推广“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计划利用三地村旱坡地、弃耕地带动一般农户、贫困户集约化种植中草药,这不调子刚定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和三地村“两委”班子成员就立即开动土地流转工作。受疫情影响,三地村土地流转工作较往年相比难度加大,但是该镇在引进中草药经营主体的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网络微信交流+入户面对面宣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流转方式,让农民“转”得安心,“种”得放心。截至目前,三地村已成功完成土地流转3000余亩,种草药种植规模持续扩大。

食用菌又有“大作为”。在很黑村与双合永的食用菌棚里种植户们在起垄、浇水、装袋、扎眼、注水……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很黑村字2018年以来与双合永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累计两年近利润突破50万元,解决闲置劳动力100余人(含贫困户17人),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贫困户增收。而且周边的村民们看到了食用菌种植的甜头,纷纷加入。今年很黑村继续将双合永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积极借助当地“土专家”、“田秀才”,重点从菌种培育、基地建设等方面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发挥示范推广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五个村,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冷凉型蔬菜、中草药种植和食用菌培育三大“基地”处处忙,忙出的是宇宙地镇借优势谋发展,向特色要效益的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