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泥土墙,大家并不陌生,过去,克什克腾旗农村随处可见,无论是修房盖屋,还是筑圈搭棚,皆是泥土墙。用泥土墙建房,最大优点是,不但遮风挡雨,而且冬暖夏凉。
建国初期,三区、四区、五区、七区、十区等区公所旧址全是地主遗留下来的深宅大院,深宅大院全是泥土所筑。墙高体宽,防匪防盗,四周再筑起炮楼,可为壁垒森严。在这些泥宅土院里,为了克旗人民的解放,武装工作队,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与敌人斗争的历史画面。
古代,利用筑壕垒墙,划界分疆,抵御外敌早已有之。在克旗这样的土墙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处:一是建于公元1190——1200年的金界壕,全长180多公里,墙宽2至14米,高度5至6米横亘在贡格尔草原,用于抵御外来势力侵袭;二是位于达里诺尔西南约2公里处,元代1270年修筑,用来保护应昌路城池的土围墙,东西长650米,南北长800米,墙厚度达2米多;三是始建于清朝年间,位于芝瑞镇北部丘陵山区,用于保护协理府的土围墙,高丈余,厚4米。这三处土围墙建筑虽然始建于年代不同,规格不同,但是充分说明了用黄土做围墙在克什克腾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最近,笔者在新开地乡新开地村,发现大约始建于清代末期的一座土围墙,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墙底宽约1米,现存墙高度约3米。
关于这座围墙,因地处偏远,知道这座土围墙的人不多。村里并没有任何资料记载,据当地八十多岁的老人讲,自从记事起就有这座围墙,院里住的是一户名叫张明久的大地主,里面有房子30多间。现在,围墙的西北角上还竖有炮台遗址。当时用于站岗放哨,瞭望观察,防止土匪强盗打劫掠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克旗城乡社会经济条件普遍落后,老百姓居住的房舍都是用黄土泥垛起或板打的土墙框。也有用土坯垒墙建屋的,称为坯套墙,砌垒起来虽简便,但由于墙体透风,冬季屋子里不像土垛的墙和板打墙那样保暖,此法建房内外墙皮就要多抹两遍泥。
垛土墙的活很累人,民间有“坨坯打墙累死阎王”之说。土筑墙方法有三种。一是把粘结性很好的黄土运到家中,卸成一条直线,然后把已经准备好的麦秸和黄土搅拌均匀,往上面适当浇水浸土,再用二齿子和成泥。垛墙用的土若浇水过多,垛起来的墙就会坍塌,含水量太少泥粘稠度不够,还会出现干裂,土墙寿命不长,所以土和成泥至少还要放上一两天,才可以使用。墙垛到一米多高,就要人工上去踩实,等过一段时间泥土基本凝固了才可以一次次加高,墙垒的越高基础打得就需要越宽,这样才有很好的稳定性;二是用板打墙,就是用两块木板支在打好的地基上,一边填浸好的黄土,一边掺和穰秸然,再用石夯或石磙夯实,打一节,挪一次,循环往复。三是坨坯垒墙。就是将黄土或胶泥土,拌上大量麦穰秸合成泥,在把泥放进长方形木制坯模子里,上面用泥抹子抹平,拿出坯模子,形成长方形土坯,在阳光下晒干,就可用来砌垒墙壁。土坯砌墙大多数都是用来建房,建围墙很少有人使用。围墙建好后,有的人家还把墙面在抹上一层泥,冬天能起到保暖作用。若顶上再加上一个比墙体宽一点的帽子,这样既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墙体,又能延长土围墙的使用寿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被砖墙取代的土墙,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