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沟是我的老家。我在那里出生,长大,直到20年前我大学毕业后我家举家搬至经棚镇。
我的两个女儿都没有去过那里,但她们特别熟悉这个地名,因为她们都喜欢《射雕英雄传》。每当穆念慈开始她的碎碎念“杨康,我们回牛家村吧”,我的女儿们就会说“妈妈,我们回马家沟吧!”
是啊,该回马家沟看看了,我已经离开那里二十年了。
驱车踏上回家路,不到两个小时,我就看到了路牌“乌兰哈吉盖村”,这是我所在村子的学名。我听爸爸说,离乌兰哈吉盖村委会大约六七里,是我奶奶家的祖上马家居住的地方,“马家沟”因此得名,以此为参照物,便有了后来的马家沟沟脑,马家沟梁下,马家沟梁上。后来这个地方被赋予了一个蒙古族名字——乌兰哈吉盖村,但我们习惯上仍叫这里马家沟。
就是这两个小时的车程,当年却是极难走的。客车只有一班,途经许多村子。来往经棚办事的,乘坐的都是这班车。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在经棚一中读高中,我需要乘坐这辆车的时候,不是放假就是开学,车总是拥挤。我家不是始发站,20个座位不足的车子常常要“坐”六七十人,座位自然是没有的,能双脚着地已是幸运至极的事。路上随时停车拉人,司机甚至会说“门口的往后走走,装上前面这两个人”,仿佛车上的不是乘客,而是货物。有时门口的人实在挪不动,售票员也会招呼等车的从车窗上车。
进了村子,我发现往日坑坑洼洼的土路都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房屋也都整整齐齐,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有小轿车。最让我意外的,是村口停着一辆明黄色的校车,几个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陆陆续续向车边走。问了前来接我的同学延华,我才知道这是来接学生返校的校车。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上学还有校车接送。”我感慨。
“是啊,哪像咱们上学那会儿啊!”延华说。
我初中在上头地中学读书,住校。每十一天放假一次,放三天,有时爸爸妈妈会骑自行车接我,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和小伙伴一起步行。去学校时背着重重的包,里面是妈妈给装的好吃的。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给孩子带的吃的东西实在少之又少,我的包里最贵重的东西是肉干(那要等谁家的牛或马不小心摔断了腿,不能再养了,才会杀了吃肉),其次是苹果鸡蛋等,总是不变的是妈妈烙的发面饼和自家做的咸菜。三十多里路,我们总是走走停停,歇下来就吃东西,到了学校包里只剩下饼和咸菜了。
说着话到了延华家,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大瓦房,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有果树,塑料大棚,大棚里的菜绿油油的。屋里干净整洁,家电一应俱全。茶几上摆着新鲜的水果。
我们聊起小时候的苦日子,不免感慨今非昔比。我知道她家是村里生活条件特别好的,延华在村委会上班,丈夫是医生。我问她普通人家生活水平怎么样,她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家都吃喝不愁了。
“谢永军家都用两个冰柜冻肉了。”她说。
我乐了,说:“这真是个有代表性的变化啊!”
想起我们小时候,吃新鲜肉只能等杀猪过年,即便是过年,也吃得很节制,因为每家的猪都是一年的油水。后来我家开商店,买了冰柜存放雪糕,偏偏那时经常停电,距离我家两公里的地方有个变压器总是出问题,为了防止雪糕化掉,我爸便总是骑着自行车找人修理,那时候大多数人家还没有冰柜,大家还想不到为什么我爸那么关心有没有电,所以总是有人问我爸“丁老师,你家咋就那么需要点亮儿,买个蜡烛不行呀?”
我问延华家里还种地吗,她说种,但再也不是原来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做方式了。
“春天用播种机播,除草防虫用的是无人机,秋收一次性就颗粒归仓了,比以前简单多了。”延华说。
确实简单多了,我家种地的时候,春天是牛或马拉犁翻土,我爸扶犁,我妈用点葫芦撒种子;端午节前后耪地,一锄一锄地松土;之后是拔草,捋燕麦,然后是顶着烈日一镰刀一镰刀地割麦子,接着是拉地,打场……当年,我割麦子累到腰都快断了时,躺在捆好的麦个子上想的是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如今,这样的生活总算到头了,即使仍旧在土地上的乡亲,也用不着像我们当年那么辛苦了。机械化代替了人力,从土地上解放的乡亲们也有时间去村里的活动室打打球或在门前的石台阶上玩玩扑克了。
要吃饭了,延华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她说鸡是自家养的,牛肉柿子汤里的西红柿是自己秋天从菜园里摘了储存的,新鲜的小白菜来自院子里的塑料大棚……满桌子绿色食品,令人艳羡。
我说当年我家的菜园里只能种点白菜,冬天腌成酸菜。吃个豆腐都要等到过年,实在是太苦了。延华说他们现在过年也做豆腐,黄豆是自家种的。
“虽说豆腐不是稀罕物了,但自己做的比买的好吃,也让过年更有仪式感一些。”
听了延华的话,我满心欢喜。觉得这里越来越好,但有些东西,却永久不变。就像我给编辑老师报名说我要写书声乡乌兰哈吉盖村,老师提醒我乌兰哈吉盖已经属于土城子了时,我想,老家不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哪里,她都是永远的马家沟,永远在我心里。
乌兰哈吉盖村基本概况:乌兰哈吉盖村,乌兰即红色,哈吉盖即山坡,译为红色的山坡,位于土城子镇最南端,海拔1548米,占地7.5公顷,户籍数586,人口数1384,常住176户、401人,耕地面积11317.2亩,林地面积11535亩,草牧场面积13683亩。汉族、蒙古族、满族多民族杂居于此,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10%。辖十二个村民组,以蒙古族命名的有长撒拉、哈达沟和乌兰之根。早在200多年前,蒙古族人在这里落户,取名乌兰之根,土地改革时归老三区领导。解放后,成立书声公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成立乌兰之根大队,1992年分乡,归上头地乡管辖,改名为乌兰哈吉盖村。乌兰哈吉盖村以农业为主,到2021年底,人均纯收入11056元,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