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181期 >2022-02-11编印

白云深处炊烟凫
刊发日期:2022-02-11 阅读次数: 作者:张玉丽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 2022-01-14 161501.png

在我的印象中,四义号村的前缀仍然停留在“木希嘎乡”这四个字上,“木希嘎”这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让我记住了“木希嘎乡四义号村”。不,应该是我高中所有同学都记住了这个名字。或许我们都认为此“嘎”是彼“尬”,直到我认真地百度到“木希嘎”是“弯弯曲曲的河”才明白,读高中时田儿吸引我们的不是她“大眼睛、双眼皮儿,两个酒窝爱死个人”,而是她在宿舍熄灯后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讲不完的历史传说……

田儿住在四义号村毛胡沁组。小学时,她背着书包,屁后撵着哥哥姐姐,踩着点儿似的,在茅草房顶的炊烟即将散尽时,跑进院子,肚子“咕咕”的抗议让她来不及脱下妈妈做的千层底儿鞋,就抄起了炕桌上的筷子。

田儿边扒拉着碗里的面条儿就生白菜咸菜,边想着刚才在学校和同桌因为嘀咕:“老师老师快放学,我家擀的白面条儿,一人一碗零一勺,回家晚了捞不着”而挨了老师一顿剋。尽管哥哥姐姐比平时多吃了一箸子面条,田儿也没敢用老疙瘩的特权撒泼耍赖,因为她怕哥哥姐姐在父母面前告“黑状”。

毛胡沁在黄岗梁山脚下,距离黄岗梁主峰十公里,这里山水相依,蜿蜒缠绵十多公里,形成了一条物产丰富的峡谷。峡谷与河流“相濡以沫”,养育了四义号村一代又一代人。峡谷最初叫十三道河大峡谷,也被田儿的妈妈叫做十三道河子。这里的山野菜鲜嫩,是上个世纪农家人一年四季的“菜篮子”,后来除了自家食用,一部分卖了,还能换些零花钱儿,给家里买斤红糖,给闺女扯块花布,都是卖山野菜的收入。那时,毛胡沁人就依靠几亩薄田和峡谷中的山野菜过日子,生活的目标是填饱肚子,至于查慎行随康熙帝巡游塞外,站在“崇岗”上大发感慨:“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来赞美十三道湾物产丰饶,景色别致,是没有闲心理会和探究的。我倒是对田儿高中时常和我们叨叨的“蕨菜洼”“山韭菜坡”特别上心,只是我的脑洞在她讲述时常常断片儿、溜号而无法开启即时模式。于是疑惑:山韭菜再多还能和一畦一畦的家韭菜比拼?

田儿说她和家人采蕨菜的时候,采着采着就扛不动了,回家时越背越沉,每每经过只有几墩水草可供落脚的涝塔子时,就会滑下去,她大叫着挣扎,越是挣扎陷得越深,弄得满裤脚、满鞋子里都是泥巴,她三姐就得放下自己扛的蕨菜,把她拉上来,然后默默地把田儿的蕨菜匀到自己的口袋里。

七八月份,是韭花和野生蘑菇的采摘季节,采不尽的韭花,抬不完的蘑菇。今天刚揪净的韭花,明天就又开了白花花的一坡。蘑菇多得小筐装不下,每家的大花篓子就派上了用场,抬蘑菇的人如同“搞大会战”,铁锨成了翻晒蘑菇的工具。山野菜采摘为近水临山的农户增加了“外快”,到了金莲花采摘季,“外快”翻番儿更是小菜一碟儿。

采摘野菜时,田儿偶尔偷会儿懒,寻找托盘儿解馋,那稀罕的玩意儿,老远儿就能闻到香味儿,入口即化。我就想象:那味道是不是像老家地里熟透的山药豆子,未等走近就已经芳香四溢。直到1997年,我去了一趟四义号村,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托盘儿,真的是人间至味。那次去还在同学宇的家受到了贵宾级别的招待,吃到了香喷喷的炼猪肉爆成的肉干。毕竟,那时没有冰箱、冰柜,杀猪时把猪肉切成大片儿炼七八分熟,放在缸腿子里,就是一家人一年的油水。

“对客每言齐物论,绿水青山作画传。”田儿常以家乡为傲。

有人说,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四义号的诗意生活蕴藏在历史积淀的文化中。

四义号最初是清初旅蒙商人兴建的商号名称,随着年代更迭,四义号作为商号的商用价值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远的过去时,但是“四义号”这个名字和“信义、道义、诚义、情义”为文化精髓的“四义”精神,却成了延续的现在时。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青山有情,流水有意,山水之中多传奇。相传,清光绪二十三年,漠北章嘉活佛带宝马、金鞍、玉蹬、金银珠宝等皇纲,觐见光绪皇帝,半路被木石匣的土匪四大天王:王芳、王殿阁、王风池、王风鸣和栾八爷等人劫了皇纲。章嘉活佛心惊胆寒之余,谎奏四义号村有“曹四皇上”。光绪帝震怒,派黄镇台为钦差,欲血洗木石匣。黄镇台到此发现当地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世代尊崇“四义”精神,而“曹四皇上”本为“曹四慌慌”,当即写下:“山外青山林外林,绿树荫荫掩柴门。官宦到此豪华尽,鸟语花香酒对樽。”并以此据实禀奏,木石匣因此免遭浩劫。

探索美,发现美是四义号人共同追寻的远方。我见过十三道湾花园式的美,所以能体会东坡先生的“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的心境。人们常把黄岗梁称为“千花百药山”,而十三道湾是黄岗梁的“同版小型张”,有“塞北小三峡”的美誉。

这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四义号人深有体会。坐在炕头上,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山的粉杜鹃,走在路上,雪白的山丁子花和乳白色的榛子花的花瓣就会飘落到头上,河滩里的蒲公英花、田埂间的野罂粟花、山坡上的稠李子花总能缓解人们的劳碌和忧烦。一山一水一风景,笑看花雨落平田。

峡谷内气候湿润、空气清新,无论是哪一个季节来,这里的气场总是神清气爽的。我想,一定是繁茂的植被,充沛的水源,湿润的地气,让负氧离子在这里凝聚的缘故吧。身在峡谷中,陶醉地做个深呼吸,就会感觉到空气中既有水的湿润,又有树的清新,既有花草的芬芳,又有山果的清香。倏忽间觉得清代帝王定是没有来过这里,否则,避暑山庄就不会是承德了。

木石匣河是十三道湾的根脉,它涵养的山水林田成就了四义号村的旅游业和农牧业。茂盛的植被为木石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充足的地表水替代了机电井,灌溉了四义号村2000多亩土地。最初,土地是农民的口粮来源,现在土地已经是牲畜饲料和青储的基地。畜牧业已经代替原始农耕业,把握了经济主动权。在四义号的南沟和东沟组,年收入二三十万的养畜大户至少有20户。

靠山吃山,近水用水。垂钓台,水上漂流,是近水楼台的又一致富门道儿。非但如此,守着大好河山搞旅游,农家院为四义号村的旅游业增添了后劲。木石峡山庄、蘑菇钦之恋、老宋农家院,为同兴镇荣升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领跑助力。

乡村行的当天下午,村支书田旭东拉着我去了四义号村在建的旅游基地。一路上,村路平坦,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飘出了袅袅炊烟,走近“木石峡”农家院还有煮肉的香味儿。

到了十三道湾旅游基地,眼前峡谷内青山如黛,天蓝得近乎透明,白雪掩映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四义号村简介:四号既清初旅蒙商人建商铺,取名四义号,并以“信义、道义、诚义、情义”为经商理念,“四义”精神得以传承,沿袭为村名。烈士马志强牺牲于此,遂建烈士陵园以祭缅。四义号村位于同兴镇西部,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总面积58.2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40630.2亩,草牧场面积36.1万亩,耕地面积1.15万亩。全村有14个村民组,965户,2147人,其中常住户402户,1100人,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40元。集体经济收入累计16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