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182期 >2022-02-18编印

草原深处马蹄疾
刊发日期:2022-02-18 阅读次数: 作者:史淑玲  语音阅读:

屏幕截图 2022-01-14 161501.png

再次走近乌兰布统苏木小红山子嘎查,已是五年后了。时值隆冬时节,车子伴着白毛风,沿着覆着厚厚冰雪的水泥路,驶进了小红山子嘎查。远远望去,嘎查的四周完全被茫茫的积雪包围着,几年前还很少见的楼房,由于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度假村、农家乐也是多了起来。那悬挂在半空中的五颜六色夺人眼球的牌匾犹如一幅幅灵动的画板,点缀着茫茫雪域中的嘎查,勾勒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只想走近点、再近点。

也许是因了这寒冷的冬季,大多数的居民便如候鸟般回到经棚镇内过冬了。与夏季的门庭若市相比,虽冷清却愈发显得安宁祥和,雪域草原深处竟散发出一种温馨、宁静之美。

几年前来时,这里的路还很难走,尤其是到了夏季的雨天和冬季的雪天,满路的泥泞和冰雪,想从草原走出去真的需要点开车的勇气和技术。而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接铺到了家门口。 虽然人们饲养的牛羊众多,街道上却是干净的,整洁的。各个街道的路口,那一组组忽闪忽闪的摄像头,犹如一双双明察秋毫的眼睛,体察着民情。总会给人一份被关注的温暖和感动。

今天的街道上,不同于往常,不时有村民牵着几匹、几十匹马从我跟前快速走过。想来应是去参加跑马摄影节吧。而这次的小红山子嘎查之行,便是随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于是,为了赶着去摄影基地占据有利地形,急忙随着马队来到了将军泡子脚下。

刚一驻足, 便听得嘶鸣声声,马蹄阵阵,夹杂着急促而兴奋的按动快门的咔嚓声。只见来自各地的几百号人架着“长枪短炮”,对着从草原深处疾驰而来的马队抢抓精彩瞬间。雪花飞溅迷人眼,伴随着雾气腾空而起,霎那间,仿若时空转换。曾几何时,这里战火纷飞,金戈铁马,将士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响彻云霄。被誉为“马上皇帝”的康熙帝,率十万清兵打葛尔丹。将军泡子也一战成名。从而为这片草原留下了历史的足迹。随着沙漠变绿洲,荒芜变青山,喜爱旅游,摄影的人们循着历史的长廊古道,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

于是,小红山子嘎查,犹如一匹杀出重围的骏马,马不停蹄的奔跑在建设最美乡村的道路上。而马于小红山子嘎查,如一道令人惦念心底的草原特色招牌菜,无论冬夏,总会有人想品尝它独有的韵味。它不但承载着这里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而且在嘎查发展的长河里参与并见证着这片草原上的人们生活一路向好。

因而,小红山子嘎查一马当先,一路过关斩将,于2018年被评为最美乡村。

在跑马摄影节上,恰好遇到了小红山子嘎查最早以驯养旅游马、当向导、摄影起家的亢文明 。也是源于对摄影的共同爱好,望着在雪域中奔跑的马队我们便自然地攀谈起来。当然了,话题就是今天的“模特”了。

说到这些马,亢文明的眼里便透出几分怜爱,几分自豪。似有太多的不解之缘。于是随着他的娓娓到来,仿如看到了他最初的过往。一人,一车,一马,所谓的车就是当时的交通工具,一架马拉的车。夏天还好点儿,至少不会挨冻。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却也总会有摄影爱好者,乐此不疲。为了能拍出好的片子,只能靠着这架马车,拉着摄影人从厚厚的积雪中杀出一条没膝的“雪”路,等到回来大家早已是冻的脱不下鞋子了。于是,坐在热乎乎的土炕头上便成了他们最幸福的时光。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寻找曾驰骋疆场的战马,曾狼烟四起的古战场时,当大漠披上绿装,草肥水美时,无限的商机便来到了草原深处。2016年盛夏小红山仔嘎查,第一次大型跑马摄影节在四方人士的期待中如愿举行,一百多户人家驯养的五百多匹骏马,以它雄健,壮美的姿态迎来了远方的客人。草原沸腾了!更多的爱马人士领略到了蒙古马的风采神韵。从此,草原文化、马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与其说是展示蒙古马的风采,不如说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小红山子嘎查的巨变,看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依着青山绿水,弘扬蒙古马坚韧、奔放、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对于这片草原,马是热爱的。犹如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而对于马,人们是敬重的,敬重马的精神,忠诚,奔放,优雅而灵动。敬重于马的神韵,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并肩作战,同生死,共荣辱。犹如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之于家乡,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演绎着生活的巨变,在家乡变美的道路上一路马不停蹄,策马扬鞭,终于马到成功!

小红山子嘎查简介:小红山子嘎查位于乌兰布统苏木东北部,距苏木所在地4公里,距经棚镇110公里。总面积12万亩,草木场9万亩,耕地7千亩(已全部闭耕)户籍人口333户764人,常住户119户319人。旅游业为嘎查主导产业。现有农家乐79家,能同时接纳4000人。2021年人均纯收入19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