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克什克腾,见证绿水青山”主题采访是克旗融媒体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学接力。用文学的视角放眼山川风物,用文学这盏明灯照亮富民强村的路径,记录时代、留住乡愁,参与此,甚幸。
——题记
北国春天的脚步有些蹒跚。空气里冷冽而安静。
乡村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夹杂着各家餐桌上的菜肴,混合成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味道是温暖的、踏实的、团圆的。屋檐下悬挂的老玉米荡来荡去,把门窗映得吉祥如意;空气里已然能嗅到泥土的芬芳了,我知道这是内心深处根植的欢喜,是对土地的敬畏。
车子沿着田间路疾驰,木叶纷扰。偶尔迎面会遇见开着拖拉机去地里干活的农民,礼貌避让后还挥手示意满面笑容。
这是我要去采访的村子。地理坐标东经118°21′,北纬43°05′。东隔苇塘河与翁牛特旗毛山东乡相望;北隔西拉沐沦河与林西县十二吐乡交界;西南与本旗万合永镇、新开地乡接壤,这就是素有“民间社火艺术之乡”之称的土城子镇土城子村。
自古以来土城子就是经济,交通重镇。据《经棚县志》载,土城子镇为历史古镇,大安6年(1090)在此设置属饶州道(在林西县樱桃沟)所辖的安民县。因当时防匪,筑有巨大的土城墙,所以取名土城子,并沿用至今。
一道残垣断壁的城墙,在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这里有过抵抗土匪,保卫家园的正义搏击,也有过百姓安居乐业的合美景象。位于镇南端的龙门,气势恢宏,精工细雕,是全镇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克什克腾旗的南大门。高高的城门牌匾“土城子镇”字迹苍劲有力,不衫不履,透着几分大气和古朴。
在过去,西拉沐沦河流域水草丰美,雨量充沛,河流湍急,流经土城子地区。当时翁牛特旗境内并没有巴林桥,所以,往来于赤峰与林西以北的商贾都要经过此地。这里南北客商云集络驿不绝,买卖交易,歇脚打尖,形成了土城子热闹非凡的集市。至今土城子还保留着农历逢一、六集的习俗。集市经济的繁荣,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让土城子村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土城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土城子老私塾是老辈人啐啐念的老话题。书香之地,书声琅琅,据说当时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场面蔚为壮观。大安之时更是人才辈出,王氏一族曾有人高中进士,口口相传至今。
文化需要一脉相传。民国六年(1917年)土城子小学堂由土城子镇商会集资创办,先后由刘万邦、赵福鹏任校董,教师崔文坦,校址在土城子镇北。1956年克什克腾旗在土城子完全小学附设初中班2个,招收学生112人。
舞龙,是土城子的一个重要地理标识,也是克旗文化的重要元素。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记载,土城子舞龙最早随回族移民从河北,山东一带传入。历经百年,四代传承,扎龙舞龙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第一代杨源太,李文正;第二代马恩方,杨德之;第三代马文国,王守义;第四代孙强,刘艳领。
舞龙已成为当地民情所系的传统艺术形式,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密切联系当地回汉两族的精神纽带,汇聚成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彰显出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古老与现代的文化交融使古已有之的华夏图腾——龙,在西拉沐沦河畔扎下深深的根,2002年土城子镇被内蒙古文化厅命名为“民间社火艺术之乡”。成为土城子村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
土城子村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多元。“卤豆腐,咸菜嘎,土城子特产独一家”这是流传在克什克腾旗草原快炙人口的民谚。传统工艺制作的马家卤水豆腐和独有风味的“植物肉干”——咸菜疙瘩,不再是小家碧玉,在政策的东风下形成了产业规模化,成为高档菜肴的佐餐和馈赠佳品。土城子村商店、饭店、旅店、特产店、杂粮收购等153户商户多种经营方式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中药种植历史悠久。土城子村借助平川地区、温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种植经验丰富等诸多优势,中草药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0余亩,主要以苍术、桔梗、防风为主。中草药种植效益可观,每亩地比种植玉米作物翻两番,并带动100多户,200多人种植,真正达到富民增收。
玉米制种顺风顺水。为了保障农户受益,土城子村党支部书记娄万昌带领农户,村两委班子牵头和种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农业。采取由订单方提供种子、肥料以及技术支持的方式,制定保底价格,秋季统一回收,降低农户种植成本。玉米制种面积600余亩,每亩收益2000至3000元。
肉牛养殖前景广阔。土城子村养殖大户王洪义肉牛养殖场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发展肉牛繁殖和育肥产业化,带动了周边散户及一些小型养殖场共同养殖肉牛,形成了完整的产销链条,每年出栏育肥肉牛1000头,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平均每头牛纯盈利3000元。而育肥牛所需要的玉米秸秆、青贮等饲料均来自周边农户,种植饲料的农户每亩地纯收入800至900元。
花灌木、陆地蔬菜……一个个富民产业为土城子村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的土城子村日新月异,房子新了、道路宽了、腰包鼓了、乡亲们脸上笑容多了、精气神更足了。远山、近水、村落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太阳能路灯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路两旁,窗明几净的大房子里有线电视,高档家具,热水器样样俱全,购物有淘宝,出门有轿车;晚饭后大家约起来在广场翩翩起舞,不少年轻人还在村子的田间地头,工厂作坊里开启了直播,他们通过互联网展现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
始于情怀,忠于坚守。是土城子村党支部书记娄万昌的使命担当。在村里干了20年的他说起变化,感慨万千。从最初家家都是土坯房,到现在的产业融合村,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发展的背后是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更是乡村振兴政策赋予的“深厚铺陈”。正是源于一份为家乡发展出力的“情怀”,一路走来,他成为了同事眼中事事亲力亲为的好干部,村民眼中有求必应的好书记。
说起未来打算,娄万昌信心满满。土城子村拟建设一个面向全镇的康养型老年人托养中心,解除创业子女们的后顾之忧,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准备建一个100-200亩养殖小区,把所有养殖户集中起来,远离生活区。养殖小区统一管理,突出生态、环保理念,让土城子村成为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土城子村的遇见,每每感怀,遂作《大安赋》,以飧读者。
古韵大安,垂制辽元。刀耕火种,潢水河畔;文明渐兴,史溯百年;镇北书声琅琅,沐沦河畔美名扬,回汉兄弟情深,龙舞薪火代代传。
今日大安,崭新焕颜。科技兴农,经济多元。不忘初心,大展宏图绘金山银山,政策惠农,福祉民生圆梦在眼前。
土城子村简介:有200年的历史的土城子村位于土城子镇政府所在地,距克旗90公里、林西85公里、赤峰120公里。土城子村东西宽0.5公里,南北长8公里,总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2512亩、荒山8077.5亩、林地1634亩,全村辖6村民组,户籍人口1623人,854户,常住人口371户,782人。2021人均纯收入13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2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