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河流,虽没有长江黄河的大气磅礴,但在它默默无闻的流淌中,不经意地把自己流淌成中华民族的祖母河。
这条河就是西拉沐沦河。
如果只提西拉木伦河,还远远难负中华民族祖母河的尊誉,获此尊誉的缘由,应该大半归功于她的一级支流——白岔河。
白岔川即白岔河,白岔来自蒙语拜察的音译,意为“有风水的河”。 所以,要寻踪白岔川的“风水”, 还得从白岔河的源头说起。白岔河的源头在塞罕坝上的四其波,海拔1751米的塔头湿地处,汩汩泉涌,汇集成溪,在三百余里的流程中,容纳了百岔川108条沟坡的水脉,于万合永镇下陈家营子处汇入西拉沐沦河。它不仅见证了克什克腾亿万年的沧桑,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
白岔河从源头启程,当它流下塞罕坝,便一头扎进马架子村,首先接纳它的是哈巴其拉(蒙古语,意为“峡谷”)村民组。
如果说马架子村是塞罕坝下第一村、白岔河源头第一村、商先祖第一村,应该都不为过。若论“风水”,这里不仅风调雨顺,林茂山奇,土肥水美,而且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
马架子村十三个村民组,大多始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最晚在民国。尤其最上游的几个村落,如哈巴其拉、莫力沟(蒙古语“毛瑞沟”,意为“多湾的沟”)、布勒格(部落,蒙古语,意为“部分人家”),证明这里元代、明代或更早时期就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其实,马架子村最厚重的历史和最好的“风水”在三姓庄。
史书载:“清康熙年间,刘、王、从三姓在此居住,故名。”坊间又传,是一女嫁三夫而得名,这只能是后话,三姓庄的名字蕴含的历史更为久远。
1990年8月23日,河北承德、秦皇岛,辽宁锦州、阜新、朝阳,内蒙古赤峰六市地方史协会议在克什克腾旗热水塘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克什克腾旗白岔川为商民族的发祥地。根据考证,商先民长期活动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叫作砥石的地方。砥石又在何处呢?《水经注·大辽水篇》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辽水即辽河,而西拉沐沦河是西辽河的发源地之一,作为西拉沐沦河一级支流的白岔河,其源头就是砥石,因此把克什克腾旗南境的白岔川称为商文化的摇篮。克什克腾最初的扎萨克府在白岔河上游的三姓庄,蒙古名为霍特必勒,“霍特”为城的意思,“必勒”为磨石,而三姓庄一带的山就是一种灰白色的精细磨石山,这与史载“砥石”相吻合。由此可见,三姓庄的名字(霍特必勒)与白岔岩画一脉相承,进一步印证了白岔川就是商先民族的发祥地。后来商族从白岔川南迁进入渤海之滨,后入主中原。可见,商先民族在这里活动的历史远在殷商之前,属夏家店文化和红山文化,从马架子村走出去的著名红山文化史学家于建设曾撰写《万岁赤峰》,论述红山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就是西拉沐沦河谓之“祖母河”的缘由,三姓庄也当之无愧成为商先民族在此活动的历史和地理坐标。
三姓庄的“风水”在村子的后山。山的整体像一头大象,人们叫它象山,奇特的是,在大象的怀抱中,还有一座小山,状似元宝,当地人叫它元宝山。大象是吉祥物,元宝是财富的象征,吉祥加财富,这里的“风水”还真不一般。
村民王东清晰地记得,原来村子东面还有一口老井,年代不详,井边长有一棵古松,树龄大约有三百余年,神奇的是,它和坝上的“一棵松”一样,同一树种,相距近百里,两棵独苗隔空相守,是千里松漠的遗存。不幸的是,这颗古树十多年前遭遇雷击枯萎而死,古树将化为尘埃,但历史却不会湮没于风尘。
在三姓庄东行不到一公里,便是马架子村民组,据王东讲,清乾隆年间,他的祖上兄弟俩在此搭马架子扎营,马架子村由此得名。
如果站在村南的山岗上,你便可以看到,村子背后的大山,形似一朵巨大的莲花,莲花的中间,一条巨大的鲤鱼头尾相衔,似乎要挣脱莲花的拥抱,颇具动感,一静一动,整座大山用粗犷而细腻的线条,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鲤鱼卧莲图。
上有吉象衔宝,下有鲤鱼卧莲,中间有白岔河水的润泽,坝上有赛罕神灵的佑护,一川风水汇聚于此,难怪商先民族在此发祥,扎萨克府在此尽领风骚。
在马架子村民组,还留有当年日伪时期伪警备队强行日本法西斯式统治而修筑的高墙大院的断壁残垣。
马架子村还有两处八路军坟。
对于八路军坟,最知情的人是夏成,土生土长的马架子人,退休执业医师,因为他的父母当年为了埋葬在桦木沟剿匪牺牲的两位八路,险些丢掉了性命。他在《克旗桦木沟的八路军坟》一文中详细叙述了整个过程。
对于八路军桦木沟剿匪,根据权延赤的传奇纪实文学作品《狼毒花》的记述,应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到1947年间,权延赤的父亲权显垣在赤峰军分区担任政委,先以和谈的方式收编了和子章的内蒙古自治军第四师这支民间武装,和谈收编后不久第四师反叛,后赤峰军分区便派林西驻军以武力清剿,《狼毒花》中描述“西北风带来的黄沙被高山所截,几乎填平了山的北边一侧,于是,山就变成了坝。”由此推断八路军和内蒙古自治军第四师就在塞罕坝和浑善达克沙地一带交火。战斗中,八路军近一个连的战士牺牲于此。
青山有幸埋忠骨,八路军坟中的英烈虽然无名,但历史没忘记他们,人民没忘记他们。二0二一年,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朝辉的倡议下,以全体村民的名义,为无名英烈立了碑,马架子村从此成为八路军英烈魂归故里永恒的精神家园。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的马架子村,正在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华丽转身,村“两委”班子正在为构筑新的经济业态,完善产业的转型升级上谋篇布局。在第一产业上,依托坝上坝下优良的草牧场,坚持以牧带农,以农促牧,抓农业增产促牧业高质量发展,以昭乌达肉羊产业为依托,全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在第二产业上,充分利用坝上风能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牧业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全旗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落户马架子村,内蒙古鼎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洽谈中;在第三产业上,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努力发掘和打造历史人物景观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和乡村风情游,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旅游业经营,靠绿水青山景,吃生态旅游饭,在金山银山中,赚乡村风景钱,实现绿色与和谐并举,美丽同发展共赢 。
科学的规划一旦付诸决策,就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美好的希望已触手可及。
在经历数千年历史风雨沧桑后,马架子村正以全新的风貌,从青翠欲滴的赛罕坝下,足踏白岔河的清波,迎着壮丽的晨曦,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马架子村简介:马架子村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南邻河北省塞罕坝林场,西与桦木沟林场相邻,北与大兴永村接界,东与上柜村相邻。全村辖13个村民组,户籍人口为854户1910人。常住人口 339 户 945 人,村域面积45万亩约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7万亩,林地面积7万亩,草牧场面积为29万亩,牲畜存栏14500头只。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