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来到这里,不知为何,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这首西部老歌。
这里虽早已不见低矮的草房,也没了苦涩的井水,但是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力行着歌里的那句“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水也美……”
这里属高寒漫甸,是克什克腾旗芝瑞镇十八盘梁上一个叫下头地的地方。
离开镇政府所在地芝瑞,一直走到镇辖区的东南端,就是下头地。一路穿延白岔川,车子从一条蜿蜒的小河边走过,这是白岔河的一个分支。白岔河时常都会有新的支流被发现,就像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寻找美好生活的源泉一样。
白岔河两岸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春天四野初绿,蓝天白云与满地翠色遥相呼应,一片生机勃勃;夏天白岔河水清澈流淌,碧绿的草地上点缀着无数的繁花;秋天的白岔川层林尽染,金黄的落叶在阳光辉映下,璀璨而温暖;寒冷的冬天,白岔川呈现的是冷峻刚毅而又朴实宽厚的银色世界。
纵观历史,这里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了缅怀革命烈士赵芝瑞而改地名为芝瑞的故事流传已久,在下头地还长眠着一个叫潘书声的革命烈士。他的墓碑立在村头,一直给这里的人们以精神的领引和方向的指引。
我来这里的时候,时值初夏时节,一场夏雪过后,刚刚播上种子的黑土地坦坦荡荡地铺展在我的眼前,用它的宽厚、热情、朴实迎接我的到来。
以诚挚之心待客的还有这里勤劳、淳朴、善良的人们,特别是那个面容黝黑,表情凝重,眼里满是急切和希望,一心为一方百姓谋幸福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海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放在这里,我把它叫做下头地人的“漫甸情怀”。这里是乡亲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无论穷富,都改变不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努力生活,学会了艰苦奋斗。懂得了穷则思变,懂得了拼搏向前。
高寒漫甸自古以来就是名符其实的荒原,寒冷、荒凉、贫瘠,存在的诸多不利条件,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较其他一些地方,这里的人们生活尤其艰难。
穷则思变,乡亲们首先想到的是用知识改变命运,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他们也许不懂得什么是教书育人,但是这里的每个人却都尚德崇礼。说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许有些许夸张,但确实少有违法犯罪或者吵架斗气的事情发生。全村一共14个村民组,每个村里都有至少四五个大学生,他们学成后都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在外发展,不但带动了自己家庭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也带动了家乡的人外出务工、创业。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这里常驻人口虽然在大幅度减少,但是努力生活,拼搏进取,改变家乡的面貌永远是人们不变的守候。离乡和回乡的人一样,同样凝聚着悠悠的乡情,有一颗爱家的心和回家的踏实坚定的脚步。
下头地村海拔1500米,积温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只有百余天。因为处于高寒地区,草牧场面积少,莜麦,小麦种植是主导产业。没有水利设施,基础条件比较差,可以说基本是靠天吃饭。这样的恶劣条件,就造就了一份刚强。
贫穷、善良、充满期望的乡亲们,总是要有一个或几个领路人和主心骨,帮助、带领他们往好日子上奔。村委班子就是这样的角色,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村子里并生根发芽,他们搭建起服务群众的桥梁,主动扛起了责任。在这片被老百姓寄予了无限希望的黑土地上,不断创造机遇。
下头地村是芝瑞镇的旱地莜麦种植基地,莜麦是当地的特色品牌。晚夏季节,万余亩绿油油的莜麦秧苗,铺满山坡,幸福的颜色从这高原漫甸向四面八方流淌,让这北方的蒙古高原显得更加辽远、宽阔,站在高岗一眼望去,清代诗人姚鼐的那句“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的意境与这漫荡荡的麦苗一起随风起伏,荡漾着下头地人悠悠的故乡情。
在村部后院,我发现有一个面粉加工厂。整洁的房屋、先进的技术和崭新的设施,加工了无数香喷喷的莜面。可是,此时是它们的“夏休”时间。
秋收结束后,这些沉默不语、蓄势待发的机器又将“轰隆隆”地运转。杨海东告诉我,莜麦加工主要在冬季进行,时间短、任务重,主打产品是燕麦粉和精莜面。莜麦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下头地人走莜麦深加工的路子,前景比较乐观。
尽管下头地村的道路现在已经实现组组畅通,但这里的交通毕竟属于整个芝瑞甚至整个克旗的“神经末梢”,外来的投资者不愿意进来,自己的产品销售也成问题,价格也受到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每到农时,村委们叼着旱烟,在田间地头,在村头巷尾,反复徘徊,一筹莫展。之后这些乡村汉子成为了一个个销售员、宣传员,甚至是指挥员、谈判员。他们让自己的产品走向了四面八方,并借助农牧业局的“一体化”项目这个平台,打开每家之间土地的界限,使土地成片,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
在我的视野里,村民的麦田正在集中连片、初见规模。为了实现产品集约化和商品化,村委会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农户,种子、化肥、粮食统购统销,统一管理,并在养殖等方面积极进行突破和改进。村民的收入逐渐提高,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治理,奠定了基础。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了解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我感慨万千。
曾经,这里的人靠着吃莜麦度过了艰苦的岁月;如今,他们让四面八方的人们咀嚼着他们的美食美味。
辽远、清澈的高原漫甸,莜麦散发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让我在描摹这一片土地的同时,不由得融入这麦香里,与乡亲们一同体悟这悠悠的漫甸情怀。
下头地村简介:下头地村总面积12.6万亩(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00亩,草牧场面积42630亩,林地面积120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为3491.6亩),全村辖14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081户2511人,常住户344户876人,2021年人均纯收入1.3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