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的新道梁村是个乐山乐水的好地方。
初夏的小山村,气温还很低,风力较大,逶迤连绵的峰峦上,长满了樟子松、云杉、杨树,一眼望去草色青葱,绿树葳蕤。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沙沙”地奏起了交响曲,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沿着新道梁村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去往沟门方向的路上,有条小河。因为现在还不是雨季,河床裸露着,河底遍布冲积砂石,有圆溜溜的鹅卵石,也有棱角分明的大青石。时而有几只鸟雀落在石头上,它们睁着圆圆的大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马上腾空而起。此时山花未开,河水未满,小小的山村却处处萦绕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新道梁村的党支部书记范玉龙是一个稳重寡言的中年人,身材瘦高,黝黑的脸庞透着高原红,走路铿锵有力。范玉龙一边聚精会神的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概况。他声音不太高,说话条理清晰,似乎整个村子都装在他的脑海里。
“我们新道梁村距离旗里比较远,全村总面积10万多亩,耕地2.49万亩,其中水浇地才2000亩,其余的全是旱田,种地全靠天收。草牧场5万多亩,林地4.5万亩,其中包括退耕还林4278亩。”路有些颠簸,一个急转弯,范玉龙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开车上,话题暂时打住。
“我们村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莜麦、小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养殖肉牛、肉羊和生猪。受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限制,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为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收入,我们计划今年在代南组、代北组新建两处蔬菜大棚。明年在偏坡营子组、沟门组再新建6个蔬菜棚,后年在新道梁村建个保鲜库,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上报乡党委政府并列入乡村振兴项目库了。同时我们也正在对接新开地乡食用菌研发与示范建设扶贫项目,在发展飞地经济的同时,充盈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说到未来的发展,他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容。
听着范玉龙介绍,车子也一直沿着乡路向西北开。大约十几分钟,我们便来到了新道梁村沟门组于海龙的家庭牧场。于海龙今年51岁,个子不太高,应是常年累月劳作的缘故,他的腿有些许弯曲变型。因他数十年走南闯北,拥有一双阅历丰富和布满沧桑的眼睛。当他看着你时,似乎一切都成竹在胸。于海龙健谈,说起话来幽默风趣。
“我当年也是跟着打工潮走出去的,在外面经营大货车,整日风餐露宿,风里雨里的下了这条路,又拐上那条路;卸了这趟货,又装下趟货,总是不得闲,也不敢闲啊!我们跑车的没有年节的概念,常年都在路上。后来我开始做生意,起先也赚了点,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还欠了好几十万债。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回老家了。回来了不能待着啊,就捉摸着养点羊,一开始养了几十只羊,后来逐渐扩大规模,养了几年后,咱们这开始封山禁牧了。这样一来养羊就不行了,我就把羊都处理了,养上了牛。养牛省事,效益还高,我边种地边养牛,有时间我就在围前左右种树。后来又得到政府扶持,2019年我用项目款升级了棚圈,牛的品种也做了升级,你看我这70多头牛都是二代西门塔尔良种牛。”他自豪的指着整洁宽敞的牛圈侃侃而谈。
下午三点,温暖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于海龙身上,微风抚摸着他的脸庞,那张硬朗的面容一下温柔起来。我想最好的时光不过如此吧!一头离我们最近的花牛,用温顺的目光瞥了我一眼,打了个响鼻,又甩着尾巴悠闲地吃草去了。
“那边沟底有一处泉眼,常年流水,看看这些膘肥体壮的牛,它们吃的是我们当地没有污染的麦秸、玉米秸,喝的是山泉水,肉质好,还不闹毛病,我的牛不比牧区的差。”于海龙自豪地说。
“你们看到沟底的林子没?那些连片的杨树,都是我这些年栽的。一开始种树我没想那么多,就想着等树成材了也是一笔收入。可是等树木成荫后我就不这么想了。你看,现在沟底,山坡上全是乡亲们新造的林子,风比往年小了,下雨泥石流也几乎不发生了。经过这些年的连续治理,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我想这才是我植树造林的初衷吧!我还种了二百多亩地玉米,都用来给牛做青储饲料。光这些不够吃,我还得出去买草料。人勤地不懒,人穷志不短,在外面闯荡累了,至少家乡的土地还在,房屋还在,乡亲还在,只要努力依然可以闯出一片天!”于海龙饱含深情的话,让我产生了共鸣。
离开于海龙家,天色尚早,范玉龙又陪我们来到了王营子组邵连忠的养猪场。和于海龙一样,他也是在外创业多年,四年前才回乡创业的。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性格却截然不同。他在生人面前很腼腆,不怎么爱说话。熟络了后,他放松了许多,特别是讲到他养猪的经历时。
“养猪的前几年不错,这两年因为特殊原因,养猪业可以说是遭到了重创,饲料玉米还在不断涨价。我们这又是养殖的本地土杂猪,经济效率更是低,但是我们本地黑猪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上这样的土猪还是很抢手的。我觉得,困难都是暂时的,我对养猪还是有信心的。养殖业就是这样,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很正常,不能被暂时的困难打倒。我打算今年再扩大规模,建一个现代新型的养猪场,改变一下经营模式,既然选择了干这个,就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打开话匣子的邵连忠接着说:“其实创业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年龄一天比一天大,我也不想出外和小年轻的比高低了,守家在地的干点实事觉得更安心。等孩子们大了,走得远了,想着老家还有一份牵挂和寄托,以后想回来了,也算给孩子们守住了一份家业。”
回到新道梁村部已是黄昏了,此时群山静静悄悄的,恬淡而安详。走在路上,行人很少,夕阳的余韵伴着袅袅炊烟恰似一幅水墨山水画。一家卖化肥的门店前,一个小姑娘穿着漂亮的粉色公主裙,唱着、跳着、转着,开心的小脸红扑扑的,这是妈妈送给她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穿着时尚的年轻老板娘温柔地看着自己活泼天真的女儿,但笑而不语。
吃过晚饭,我坐在宾馆的床上,又想起了今天见到的两位农民,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情怀,那种对故乡如母亲般的依赖,对故土魂牵梦萦的眷恋。他们年轻时志在八方,用数年的青春和汗水,以及山里人百折不饶的韧劲,谱写出新时代农民的奋斗篇章。可无论走多远,对故乡的牵挂让他们又回到这片黑土地上,用自己的见识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他们回来了,坐在山头,走在田野里,漂泊的灵魂就有了归宿。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新道梁村简介:新道梁村距离克什克腾旗112公里,全村总面积10.5万亩(70平方公里),耕地2.49万亩(其中旱地2.29万亩,水浇地2000亩),草牧场5.7万亩,林地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278亩),辖14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019户2378人,常住人口348户717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名。村“两委”成员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平均年龄45岁。2021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