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原国林 宿国娟 特约记者 周世民)自9月6日开始,我旗35万亩旱地小麦从南至北开机收割。据当地农业部门实地测算,每亩最高产量382公斤,平均亩产238公斤,旱地小麦总产量达8330万公斤。
我旗是赤峰市旱地小麦的主产区,与敖汉旗的小米、翁牛特旗的红山水稻、南部旗县区的玉米并称赤峰市四大粮食主要作物,是赤峰地区的“当家粮”之一。
一直以来,旱地小麦是与自然抗衡的粮食作物,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今年,自治区实施的优质高效增粮行动在新开地乡进行千亩旱地小麦示范种植。通过“一缩两增五推”技术,即:缩垄(由原来的20-25cm缩小到14-16cm);合理密植增加亩株数(由每亩28-30万株增加到每亩30-35万株);增加抗旱保水剂,实现推广优良品种、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配套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从而逐步摆脱旱地小麦“靠天吃饭”的现状,提高旱地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金浩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金海君是千亩旱地小麦示范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他说:“通过在免耕、品种选育、缩垄、保水四个主要环节的实验,增产效果非常好,300亩技术攻关田,亩产量均达到380公斤以上。”金海君表示要留好今年的好品种,明年进行扩种,带动当地及周边进行大量种植。
芝瑞镇今年种植了10.3万亩旱地小麦,从春种到秋收,农技推广技术员田开山一直关注千亩示范田的示范推广,他说:“旱地小麦在品种选育上,选择面筋低的品种产量相对高,选择面筋高的品种,产量又上不去,通过示范,我们积累了经验,对提高旱地小麦的质量和单产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旗政府副旗长燕学有表示:“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选育出当地旱地小麦的‘当家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充盈塞北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