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刘玉国)秋高气爽,瓜果飘香。9月1日,笔者走进位于高寒漫甸的克旗新开地乡,所到之处,吸人眼球的是田地里长势喜人、相继成熟、进入开镰收割的小麦、莜麦等粮食作物,一片丰收在望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今年,新开地乡种植的12.5万亩粮食作物,夏季虽部分遭受了干旱和冰雹灾害,但通过干部群众奋起抗灾自救,大灾之年粮食作物仍长势茁壮。红石砬村北沟组村民杜国军告诉笔者:“今年春天他家包了200亩耕地,采用抗旱技术全部种植了小麦,在春季少雨的情况下保住了幼苗。眼下已经‘虎皮’色了,随时能够收割,看这长势,亩产600多斤是把攥了!”“我家今年种了20亩莜麦,用收割机收回来了,估计至少有1万多斤,平均每亩500多斤。”双山子村范营子组村民韩广海,一边从农汽上往广场卸莜麦晾晒,一边高兴地说。苇塘河村白音卜罗组村民李长青说:“我家种了50亩小麦,春天机播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完事了,夏天就是打打灭草剂、喷药防防虫,到秋天收回,用工加起来也就二十八、九天,粮食到手连仓子都不用进,就来客商收购了!”
“今年秋季不仅粮食丰收,价格还上涨了,小麦收购价每市斤一块五,莜麦每市斤一块七,这真是个大好事!”乡农科站站长侯煜新给笔者介绍。
新开地乡有耕地12.5万亩,其中旱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前农作物不但大多是望天收,而且有时还遭受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灾害,致使粮食单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村民经济收入,甚至打下的粮食不够自己吃。近年来,新开地乡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农业补贴项目,与青岛和呼市两所科研大学合作,引进试种优质高产抗倒伏小麦和莜麦新品种,聘请专家教授来乡传授旱地高产种田知识,实施坡改梯项目工程,动员群众利用农机补贴政策购买农机具,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实施耕地保护性免耕、测土配方和覆膜抗旱种植技术,鼓励农户收割后及时翻地晾晒保墒,争取项目更新改造退化农防林等粮食增产举措,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些弃地外出打工的人也纷纷返乡种粮。据统计,全乡种粮200亩以上的家庭就有230多户。
与此同时,旱耕地承包费也由30元,提高到100多元。新道梁村代家窝铺组1500亩旱地,未实施坡改梯前每亩租金仅20元,坡改梯后每亩180元被高地优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全部承包,种植市场上畅销的藜麦。人均2.8亩水浇地的广华村,村民以前往外包地一口人的地仅300元。自去年开始,外地客商来村承包种植辣椒、豆角等蔬菜,租金每亩涨到500元,一口人的地比过去不但多收入1100元,且十分抢手。不仅如此,还带动近40余名剩余劳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1.3万元。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致富、确保粮食安全,今年下半年,新开地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与外地食品加工企业签定了莜麦、藜麦、荞麦等粮食收购订单合同,并出台优惠政策,落实种植任务,宣传动员村民明年进行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