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清·纳兰性德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赏析:涟漪
纳兰性德,清初词人,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这首词通过“难”“沾”“没”“紧”“寒”等字眼,来描绘阴山作为塞北军事要塞,位置极其险要,气候极其无常的特点。
阴山山脉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山脉,山顶海拔2000~2400米,山势险峻,但这丝毫不能阻止人们攀登的脚步,开头一句反问就勾起了人们探险的欲望,尽管开篇就交代了阴山确实“行路难” ,人们还是对探险的猎奇心和征服欲所牵系,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唐代诗人戴叔伦一句“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便间接道出了阴山作为塞北天然要塞之险要。但愈是艰险,人们就越想去征服。自古以来,阴山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没有阻止人们浴血争夺。“鹰绁”,出自成语“鞴鹰绁犬” ,这里用于衬托阴山地势险要,只有飞禽才能飞上枝头自由活动,但是人们依然在溪头芦叶淹没马鞍的危险地带活动,依树而歇,透过层林观看,不少人还自带精美的餐具,打来黄羊做成丰盛的大餐鄉食。可是,天公也有不作美的时候,说不准哪一天气温骤降,霜冻突袭,人们就会拿出早已备好的暖衣貂裘,以解燃眉之急,还时不时抱怨一下天气的善变,一句“却拥貂裘怨早寒”说明了人们常出入阴山,了解并适应了这一塞北要塞的气候特点。
水墨画 张玉柱
书法 余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