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外战场
■清・戴亨
万里龙沙古战场,荒台残垒望苍苍。
雪中衰草连天白,塞上愁云匝地黄。
孤剑临风怀往事,中原回首隔斜阳。
可怜多少英雄血,化作丹林一夜霜。
赏析:涟漪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他是清朝流放东北高官戴梓的第三子,自幼家贫,“数十年破屋冷坐,力战于风雨雷电之中,而学乃成”。他为官不久,因其秉性刚直不阿,“伉直不苟合,以抗直忤上官,投劾归乡”, 解组去任,于乾隆三年(1738年冬)被关押了九个月,从此再未进入仕途。戴亨生活在康熙、乾隆年间,一生“未尝一日废吟咏”,专于诗文,诗声颇高,与李楷、陈景元一起被誉为当时蜚声文坛的“辽东三老”。
塞外,泛指北方草原地区。宋、元以后,朝廷与北方游牧民族征战不断,为了边疆稳固,朝廷常派兵将驻守,并在草原地区修筑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壁垒。
诗人的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触景生情。通过雪中沙场、荒台、残垒、衰草来衬托塞外古战场今时今日的残破,同时也间接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诗人现在生活的时代已没有战争和远戍。
曾几何时,在万里戈壁上,为了开创大清王朝的基业,多少开疆、守疆勇士,驰骋杀场,刀光剑影中英勇拼杀,才使得大清王朝江山稳固。
雪中,那偌大的龙沙古战场更显寂寥,残破的烽火台和壁垒,远远望去模模糊糊,几近消失,只有挂满白雪的衰草,与漫天飞雪连成一体,和诗人此时的愁绪一样密织成网,蔓延在寒冷的塞北。诗人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孤独剑客,突然很怀念先人们那些东拼西杀的过往,怎奈时移世易,一切都已过去,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就如那些为王朝开疆拓土的英雄们,血染霜林那般,悄悄被后人遗忘。

书法 韩廷春

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