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靳羽商)位于乌兰布统苏木东北部的小红山子嘎查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自2019年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成立后,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小红山子嘎查更是接连斩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嘎查荣誉称号。三张“国”字号殊荣让乌兰布统小红山子这张名片越来越“靓”,也让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小红山子嘎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着力在整合各类资源、转变增收方式上下功夫、求突破,以“破零+提质”为突破口,进一步聚集各类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模式,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以拓宽村民和集体增收渠道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小红山子嘎查实际的增收致富新路子。
把站位,淘“真金”,寻宗旨之根
选干部。把好“方向盘”,是让集体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小红山子嘎查党支部把选好带头人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决条件,在支部建设上推行“致富能手→党员→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即通过发展致富能手成为党员,再将成为党员的致富能手吸纳进嘎查“两委”班子的形式落实后备干部储备机制,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和带动力。强堡垒。党支部依照党员所长成立技术培训、政策宣讲、问题攻坚党小组,以“坐下来学+走出去学+请进来学”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开展讨论式互帮互助、外出参加观摩考察以及邀请专业技术人士指导授课。最大程度弥补短板,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为集体经济良性发展赋能。
重落实,雕“璞玉”,把致富之脉
跑马场的经营是小红山子嘎查集体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小红山子跑马场共有牵乘员200多名,他们都是小红山子嘎查的村民,大家把用于牵乘服务的马匹和马车纳入跑马场统一管理共同经营着这项村集体经济,跑马场只收取少量马号费用于日常开支,绝大多数收入都归担任牵乘员的村民所有,平均每匹马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随着多年来退耕还草、舍饲禁牧政策的实施,草原也迎来了生态旅游“带薪休假”的蜜月期,牵乘服务是伴随着旅游业兴起行业。起初,从事牵乘服务的村民们各自招揽游客,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但影响了收入,更是给游客带来不好的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嘎查党支部把决定成立跑马场,马匹统一编号后依次接待游客。跑马场的建立不但实现了统一定价和相互监管,更重要的是使村民们拧成一股绳,村民们不再争抢客源,游客们也能得到良好的骑乘体验。
多年来,乌兰布统苏木聚焦集体经济动力弱、效益低等问题不断查找原因、盘好家底,充分调动群众自治、善治、共治积极性,率先在小红山子嘎查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路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了符合嘎查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具体举措。将人才、资源和服务三要素充分结合,使集体、村民和企业利益紧密连接,成立了以“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村民”为经营模式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逐步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机制。小红山子嘎查整合跑马场、射箭场、商厅、草牧场等现有资源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实现年末租金、牧草拍卖款等收入的统一分红;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项目扶持资金,以“投资分红”的形式注入克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每年获得固定分红收益,以此拓宽嘎查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赋能量,炼“精钢”,扬奋斗之魂
小红山子嘎查党支部充分发挥集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村民致富由“单兵作战”向“集成作战”的转变,逐步实现了村民“零距离”务工,让“资源”变成了“资产”。几年来,小红山子嘎查用集体经济得来的收入改善了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村里的小路四通八达、活动室全年无休、路灯照到了家门口……集体经济在公益事业中“开花结果”,也让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多想招、出新招,才能助推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下一步,乌兰布统苏木将亮出“生态”名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传统的资产出租、入股分红等模式外,进一步在“三变”改革中大胆创新,依托旅游业和畜牧业优势,让集体经济搭上产业“顺风车”,不断盘活存量、做足增量,使得资源基础不断释放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三变”改革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