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宴诸藩
■清 爱新觉罗·玄烨
龙沙张宴塞云收,帐外连营散酒筹。
万里车书皆属国,一时剑佩列通侯。
天高大漠围青帐,日午微风动彩旒。
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示怀柔。
赏析:李云鹤
《塞上宴诸藩》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的是以康熙为首的大清朝廷在塞上宴请各藩王公的盛况。诗文神采飞扬,气势宏大,带有浓重的帝王之气。从表面看,这不过是一场皇家酒事,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首诗彰显出他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疆域防务的旷达襟怀和豪迈气概。
诗文大意是:盛宴开始之际,塞上大漠风收云敛,天公作美,寓意“天时地利”。帐外连营成片,其内君臣同宴,推杯换盏,频频开怀畅饮。文中“酒筹”是竹制酒具,条形片状,用以记录饮酒数量多少。“散酒筹”意思是酒筹散落一地,数不胜数,暗示盛宴规模之大,饮酒数量之多,众人畅饮之欢。“车书”一词是“车同轨,书同文。”的简易说法,暗含“一统天下我为王”之意,读罢,一股英雄气铺天盖地而来。下文写到宴席间,各藩王公受到皇家赏赐被封为侯,自是欢欣鼓舞,此为“人和”。文中“佩”同“珮”,玉质饰物,可随身搭饰,也可系在剑柄或剑鞘之上,这里泛指皇家赏赐之物。“通侯”,是侯爵的不同叫法,亦称“列侯”或“彻侯”,是侯爵序列里的最高级别。接下来,作者运用写实手法,对景物进行了生动详实的描状。此时,天高地阔日正长,大漠空旷,青山环绕像绿色的屏嶂垂挂下来。正午,微风徐徐,吹得彩旗飘飘,猎猎作响。“旒”古指旗子下面的佩饰,“彩旒”泛指彩旗,衬托出“宴藩”场面的宏大,突显了朝廷对诸藩的器重。诗文最后两句从具体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既是写作手法的升华,也是作为统治者政治目的的表露。朝廷声威恩重,以此宣扬教化,感召诸藩首领,使得朝廷疆域辽远,统治牢固,同时不断省视关怀诸藩,借以体现当朝的怀柔仁政,以求民心归顺,威仪四方,此谓“政通人和”。
爱新觉罗·玄烨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治国方略,在位年号“康熙”,庙号“圣祖”,因饱学勤政、政治清明而名垂青史,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千年一帝”。作为皇帝,塞上宴诸藩是康熙促进民族融合的有效手段,作为文人,《塞上宴诸藩》又是康熙得意之作,将继续伴随他的千古英名流芳百世。

来源网络

书法 徐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