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251期 >2023-07-14编印

淡写五台山之二
刊发日期:2023-07-14 阅读次数: 作者:袁清良  语音阅读:

直射的太阳将自身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云彩好像被火热的太阳烧化了,还是害怕热躲得无影无踪,老榆树被晒得恹恹的极像一位欲睡的老人,风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中午了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广化寺山门,在附近一家小吃店简单地用完午饭,因为假期有限,我们又开始了下一站——黛螺顶。

穿过马路,沿石板桥向东大约三华里,便来到黛螺顶山脚下。仰望黛螺顶危峰兀立,山险路隘,苍松翠柏簇拥峰顶,索道上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们穿云般在高空“飞翔”。我由于恐高,只好沿陡峭的山路爬行,山路陡得几乎站不稳,我们时而攀爬,时而在阴凉下休息,还好利用休息时间还可以拍几张风景,虽然我不会摄影可是每一个镜头都是绝美风景画,每登高一步都有不同景观,真是,一步一美景,一阶一开阔。尤其这条通往山顶石板铺成一千零八十个石阶的“大智路”,登上大智路,烦恼顿消。这条通往朝拜五方文殊菩萨的大智路天梯般陡立奇峭,渐次登临之间,鸟瞰四周景色,浩浩然若凭虚御风,且石阶曲折多台,小围墙、小亭驿,边登边歇,领略佛国风光。虔诚的人群你拥我挤,上上下下连绵不断。路边的小商小贩颇多,卖水的、卖饭的、手串、佛珠、挂件等等,种类繁多直通山顶。我们无暇顾及商贩的叫卖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登上了黛螺顶。

黛螺顶坐东向西,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菩萨殿和大雄宝殿。寺内人头攒动,苍松入云,摩肩接踵的人群在香烟缭绕的香炉前焚香祷告,施香烟云天雾地,乞佛雨洗垢涤尘,人们沐浴在一片祥和、化境之中。这里也是五台山历史悠久、别具一格、闻名遐迩的一座古刹。与其它寺院不同的是黛螺顶有一座旃檀殿和一座五方文殊菩萨殿。

天王殿供奉的是弥陀菩萨,后面是韦陀菩萨,左右为神态各异的四大天王:增长天王,手持青光宝剑一口;广目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多闻天王,拿混元珍珠伞一把;持国天王,提紫金龙、花狐貂,个个威猛异常,镇守着殿门。

前门有联云:

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

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

后门有联云:

证如来地合掌度生演大乘;

现将君身持杵降魔护正法。

旃檀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因站佛像是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凡是有这种站立姿态的释迦牟尼佛像,不管用什么材料制造一律称之为旃檀佛。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

门前有联云:

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

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

后门有联云:

旃座拥祥云宝像庄严来净域;

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

文殊菩萨殿内供奉着五座台顶五种文殊菩萨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菩萨铜像。中间供中台孺童文殊菩萨,左侧供北台无垢文殊菩萨,右侧供南台智慧文殊菩萨,左侧殿坛供东台聪明文殊菩萨,右侧殿坛供西台狮子吼文殊菩萨。自此小朝台的盛誉闻名遐迩。

背面是乾隆皇帝御笔题诗: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

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出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

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

大门两边有联云:

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螺顶;

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坐青峰。

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贤哲五台圣境唯至诚。

这五处文殊菩萨体现了文殊菩萨的精神内涵“到处现身弘佛法,闻声救苦遍婆心”的多种身像,走进黛螺顶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朝拜了五方文殊菩萨一样,这叫“小朝台”,也是黛螺顶最具独特的一面。

殿后有联云:

现智慧法身多方济度;

作广大教文随处津梁。

清凉宝山时时文殊真身示现;

震旦灵峰处处诸佛云集说法。

文殊菩萨是佛教中一位高贵的菩萨,被认为是智慧和学问的化身,他是四大菩萨之一,其实力之强大令人敬畏,在佛教中掌管着知识和智慧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等。文殊菩萨以深厚的慈悲之心和智慧为特征,能够帮助众生消除苦难和障碍,帮助众生克服困难和挫折。他的神力不仅仅体现在法力上,更在于他帮助众生求赎和解脱,他更是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守护神。文殊菩萨以超然的智慧洞察万物的本质,其形象为仗剑骑狮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让众生提升智慧,不再纠结那些烦恼是非、心如明镜。

后殿为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佛说法殿堂,内供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和帝释天、大梵天、迦叶、阿难。佛祖慈眉善目,但又不失庄重与严肃,两耳垂肩,双目垂视,眼神睿智而慈祥,金莲宝座下佛灯长明,照耀着万丈红尘,期盼芸芸众生智慧永开,走出迷茫的怪圈。

殿门有联云:

山青云白随处可通觉悟;

松风花语此地尽是禅机。

净土清幽一尘不到菩提地;

禅观寂静万善同归般若门。

殿外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远望郁郁苍苍;近看修直挺拔,直冲云汉,枝繁叶茂犹如碧绿的华盖,千百年来初心不变,根植净土,坚守着铁一样的信念。围粗丈许,领略寒暑,揽雾搏云,这就是乾隆皇帝笔下的“阶下千年不老松”。

站在黛螺顶对整个怀台镇一览无余,远望苍松翠柏,寺宇如林,红墙灰瓦,气势雄伟,规模宏大,佛塔高耸四周林立着楼阁山门,叠罗通往巅顶,令人目不暇接。一条宽敞的旅游公路南北走向铺于山脚下,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潮水般形成浩荡的人流,目之所及非景即人。近观便是熙熙攘攘的香客,香烟腾腾,佛光朗朗。俯瞰全景绿树环抱,摩崖雕像栩栩如生,感到即沉静庄重,又如遨游仙班。因为黛螺顶正在修建,我们没有过多的逗留。

世间万物都是相依相存的,正如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的,淡淡的,无须惊天动地,享受淡定与从容。闲散的心境,慢慢的把岁月收拢,淡然若水,沉稳如山。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则万物皆不变。

回眸远眺,那庄严肃穆,神秘莫测的境界,却留下了扑朔迷离的美。那自然造物的博大,工匠们鬼斧神工的杰作,魔幻般的构筑,美丽的传说,夺心摄魄的艺术魅力,更构成精美绝伦、无可挑剔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