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2总第258期 >2023-09-01编印

经棚镇联丰村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绘就乡村绿美新画卷
刊发日期:2023-09-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通讯员 杜晶晶)经棚镇联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生态”,着力打造绿色转型示范党建品牌,奋力开启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篇章。

绿色磁场美丽尽显。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生态环境优美成为联丰村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联丰村结合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设施农业向农旅融合绿色转型。探索“设施农业+休闲采摘+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实施“扎木苏”品牌提升工程,建设日光温室36栋、蔬菜冷棚84栋,种植油桃、葡萄、草莓、黄瓜等140亩,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北疆风景大道驿站--西拉木伦河观景区--休闲采摘园--龙口漂流景区”的精品旅游线路,年吸引游客1500余人次,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林果树木,打造庭院绿化美化示范组3个,村庄绿化示范组1个,种植鸡心果1067棵,养殖土黑猪190头、笨鸡2131只,带动111户农户户均增收1500元。2023年争取乡村振兴资金30万元,建设20亩集体经济果园,栽种果树1120株,由村集体运营,集体经济年可增收13.2万元,加上食用菌产业收益,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25万元以上。充分发挥绿色“磁场”效应,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生态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绿色发展合力创造。旗帜领航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创新“党建+生态”模式,贯彻党建引领、绿色富农、产业兴村的发展理念,发展食用菌为特色产业,投资7790万元打造1075亩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推行“党支部+企业+种植户”运营模式,由村党支部动员15名党员领岗履责,引进内蒙古润棚食用菌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65户种植户合作生产,建设了一体化食用菌全产业链,年产菌棒稳定在200万棒以上,带动种植户平均增收1.5万元。同时,在国家市场总局注册了“克什克腾蒙菇”区域公共商标,2022年争取资金695万元,升级改造现有36栋发菌棚、320栋生产棚,加速了“克什克腾蒙菇”品牌化建设。组织发动凝聚绿色产业合力。坚持现代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围绕“扩群提质”的总体思路,投资4060万元建设占地240亩的规模化养殖场,将粪便简易处理成粪肥后用于农业种植,构建种养结合、资源节约的绿色农牧业良性循环体系,现存栏肉牛900头,肉羊3500只,养殖户预计平均年增收10万元。打造万亩柠条种植基地,为加强牧草供应,延伸牧草产业链,引进现代农牧业企业;同步打通与白土畜牧业基地通道,形成全镇乃至全旗畜牧产业经济带,实现建设保护并重、品质景致并举、增绿增收同步。

绿色家园精心守护。把党建引领作为绿美联丰建设的红色引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生态治理工程。推广应用乡土治沙树种,栽植樟子松、沙地云杉、大叶桑等各类苗木200多万株,治理面积2.16万亩,使土地沙化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开展生态美化工程。在村庄栽种银中杨、白蜡、五角枫等23种树木,嫁接红松550亩,优美生态促进了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做到了护绿、增绿,还真正实现了以“绿”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