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天漪)近年来,五台山村聚焦“党建引领、产业示范、生态美丽、乡风文明、人才兴旺”,着力加强产业配套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打造出一个“生态优、村庄美、产业好、百姓富、民风淳”的和美示范村。目前,村内产业以硬质番茄、西门塔尔肉牛、昭乌达肉羊、中草药等产业为主,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5万元。
强化党建引领,点燃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力保证,为村级党组织发挥“前沿堡垒”作用提供坚实“后方保障”。强化组织引领力。紧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有力推动涉及中草药、林下经济等多个经济项目落地落实。发挥头雁领航力。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人的示范效应,五台山村依托5名党员、致富能手,组织召开群众会,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户制定产业规划,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产业发展。规范制度提效力。规范管理村集体“三资”,镇纪委、财政所、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自查工作,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查,以自我督查形式提高村集体“三资”运行效能。
优化产业布局,绘制全域发展壮大“施工图”。五台山村地域狭长,资源丰富,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干部多次考察走访,在反复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收回村集体35亩土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桔梗,经过两年的努力,今年预计毛收入22万元,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发展酸枣树下种植黄芪的林下经济产业,建设100亩林下经济示范园,种植17000株酸枣树,林下种植黄芪,大力推广以“林—药”为主的发展模式。依托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8.65万元,建设防洪工程3处,治理沙化土地1000余亩。发动本村能人李春阳投入资金730万元建成改良站培训基地1处,储草棚4个,年储存牧草5000吨。整合全村退化林600余亩、流转的土地2000余亩,坚持科学改造管护林地和果园,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深化资源利用,拓宽特色产业项目“致富路”。在现有农业资源基础上,依托“五个一批”专项行动实事项目,建设3700亩杂花苜蓿基地,连续三年轮作苜蓿草,有效解决了“草粮争地”的矛盾,实现山坡地高效利用与改良培肥、固碳减排与绿色发展。进一步深化苜蓿产业开发利用,计划建成五台山村生态旅游观光园,以苜蓿花海为亮点,打造农家院、采摘园等特色亮点,打造草旅融合示范区,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将资源效益最大化,带动群众将村里的资源变为致富的好产业。
下一步,五台山村将继续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以党建为统领,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健全村集体经济增收长效机制,以“激活村集体经济”为抓手,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重点,多措并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