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264期 >2023-10-20编印

旅行日记
刊发日期:2023-10-20 阅读次数: 作者:丁建华  语音阅读:

(一)火车

假期,带孩子出去走走,目的地是离家不远的一个二线城市。坐火车离开家,火车是二丫从未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她只是每天透过西窗,看火车经过。

晚上7点多上车,才一小会儿,她就说困了,要睡觉,便很费力地爬上她的中铺,躺下。找找灯的开关,打开,关上;透过车窗看月亮;抓着床边的扶手,趴在床上往下看,长发垂下来,像猴子捞月亮。

“火车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她说。

快10点了,我叫她睡觉,她说睡不着。我知道她那么早开始折腾只不过是想知道在火车上睡觉是什么感觉。

“睡不着咋办,妈妈?我明天会困吗?会没有力气玩吗?明天早晨火车站附近蜜雪冰城店能不能开门?我能不能买到雪王杯子?我们明天早晨去哪里吃饭?”

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终于睡着了。

我却睡不着,火车的声音好响,我也好久不曾乘坐这么慢的火车了,我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闲暇,慢慢地到一个地方去了。

我下铺的大哥上了车就开始打电话,电话的另一端不知道是他的儿子还是女儿。

大致意思是这样: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我给你报了假期班,我尽到了我的责任,你好好学习了吗?你妈妈每天中午顶着大太阳接送你多辛苦,你怎么就不知道体谅呢?

你阅读不好我给你报了班,11节课下来了,我回去就给你买套卷子,测测你的成果怎么样。你老是笑什么?严肃点儿!

就这些,翻来覆去,半个小时还没说完。我禁不住想,为人父母的我们都是这样唠唠叨叨苦口婆心吗?

(二)场馆

带二丫参观了科技馆、博物馆。

科技馆是二丫特别感兴趣的地方,最舍不得离开的,是探索发现厅,这个厅,也是孩子最多的一个厅。

里面很吵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没有孩子对门口物理学家的画像多看一眼;没有孩子去管为什么同样一个铁块放在不同材质的木板上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区别,有的小朋友甚至因为能拉动铁块而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铁球放在水、盐水和变压器油里浮力有多大差距,没有孩子过问,只是有孩子在使劲儿拉球测试臂力。大概有拉坏的先例,上面有醒目的标语,“这里不是健身器材”……

偶尔有几个像我这样强烈想让孩子关注一下这些现象背后原因的家长,大多被孩子打断,拉着奔向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比如由镜子组成的迷宫呀,高空骑自行车呀……

第二天去博物馆,当我在一幅幅壁画和古代器具前驻足,二丫表示看不懂,这些东西不够光鲜靓丽,历史太遥远太厚重,孩子的理解力还不够。

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也许,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踏足这些地方,而不是打卡似的来去匆匆,孩子关注的应该不仅是热闹,就像二丫第二天非要再去一次科技馆,想去走过她上一天没过去的“七桥”,当闭馆的音乐响起,她也没有找到路径,我提示她看一下答案,结果出乎所料,这道题因为条件不充分无解!二丫若有所思恋恋不舍地离开,我跟她说这是个难解的数学问题,如果好好学习数学,也许她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别的小朋友解答。

(三)家

说实话当我下火车的一瞬间,暑气扑面而来,我就开始后悔这次旅行了。

我是个典型的围着锅台转的女人,如果生在旧社会,我一定不会觉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束缚。我懒惰,不爱社交,只喜欢窝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现代社会中我不得不出去“觅食”,每天生活简单,从单位到家,两点一线。

我喜欢自然,而且享受着足不出户或者近距离就可以感受到的自然山水。住在高层,家里三面的窗户、楼顶的天台可以满足我任意时间从不同角度看云的愿望;一个多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一条大河,那里无比宁谧,只有鸟叫虫鸣,河水清澈,沙石历历可数,不像知名的海滩,永远人满为患,我总觉得,除了颜色,在海边可以做的事家乡这条河就够了。

可是,外面的世界,孩子喜欢。

二丫从第一次见到地铁有点陌生的状态到快速适应,第二次坐的时候就可以迅速上下车,甚至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利用自己身量小的特点穿过人群迅速找到一个座位。在家的时候,10点已经睡觉了,可是,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这里,有太多她没有见过的新鲜……

“妈妈,为什么我出生之前你们要搬到咱家的地方,在大城市多好!咱们别回去了。”二丫说。

“我们不是因为你出生搬的家,我们家一直在那儿,爸爸妈妈的工作就在那里,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到大城市去生活。”

我以为这是个很好的励志教育机会呢,没想到她说“我现在就想生活在大城市!”

难怪大丫曾说“一个岁月静好的妈妈生了两个好高骛远的孩子”!

旅行结束,我们就要回家了,妈妈得回到熟悉的地方岁月静好去了。孩子喜欢的生活,就让孩子自己去追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