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1总第269期 >2023-11-24编印

三级零工服务平台 架起就业“新桥梁”
刊发日期:2023-11-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郎镕泽 实习记者 董骐嘉)为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的零工市场,我旗积极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用工主体和广大零工人员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助力劳动者就近就地就好业。

随着社会进步,部分零工市场正在从“马路边”发展到“市场里”,针对求职登记、用工登记、信息推介、职业指导、政策法规咨询等就业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和用工单位只要走进零工市场,就可以得到“一站式”全职业周期服务。

云杉社区居民 胡大爷:“以前我们都是在桥头露天市场等工,现在有了社区提供的零工驿站,让我们在等零工的时候有一个歇脚的地方,不用再风吹日晒,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

“零工市场”在发挥搭建岗位供需桥梁的基础上,依条件和需要设立了便民服务区,为零工们提供饮用水、充电、就餐及休息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零工求职招聘有场所、岗位对接有服务、管理规范有秩序、安全运行有保障。

应昌街道赛罕社区党总支书记 任智颖:“日常工作中,我们利用宣传栏、微信群及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发布之后农民工零工就业人员以及各类务工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零工就业,使务工人员求职及用人单位招聘工作都更加的规范有序。”

据了解,我旗根据当地零工供给分布情况,已建设2个旗级零工市场、8个社区零工驿站和13个苏木乡镇就业服务站,三级零工服务平台通过旗就业服务中心协调联动,全旗就业岗位信息实时推送,零工需求方和零工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及时沟通,达成合作意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业需求,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克旗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国鹏:“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按照零工对接‘有场地’,零工服务‘有机制’,零工权益‘有保障’的服务标准,动态收集更多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的信息,引导求职招聘双方有序开展对接洽谈,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政策和法律咨询等服务,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零工市场‘牵线搭桥’作用,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