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孟静航)近年来,我旗借助“三变”改革东风,立足发展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牛优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定位,通过推广畜牧“托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我旗以资源、资产、资金整合为抓手,以大服务观和全链条理念为宗旨,以实现肉牛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科学养殖为路径,以达到产业发展、环境改善、集体壮大、农户增收为目标,在浩来呼热苏木、达来诺日镇、达日罕乌拉苏木、巴彦查干苏木4个苏木乡镇创新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养”模式。据统计,2023年4个苏木乡镇共计“托养”基础母牛2500余头,基本实现了党建强、产业兴、牧民富的良好局面。
“我们率先在罕达罕嘎查探索实践,将集体及个人闲置资源资产资金组织起来、有效盘活、高效利用,以点带面促进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批推广地区,达来诺日镇党委书记其力格尔说。
“通过集中养殖,不仅使每头牛每天养殖成本减少12.6元,草料成本每吨节省资金260元。”“在集中养殖和科学养殖的加持下,‘托养’模式使得母牛产犊率达到90%左右,通过人工冷配改良技术,平均每头牛犊收益提到2000元以上......”罕达罕嘎查党支部书记锡林夫为记者算起了“增收账”。
据旗农牧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合作社“托养”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节约养殖成本上,通过统一调购优质饲草料,饲草每吨约低于市场价格200元、饲料每吨约低于市场价格400元。将散户养殖变为集中养殖,很大程度节省人工费用,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转向发展牧家乐、奶食品制作等第三产业。综合计算下来,“托养”模式下,按舍饲圈养210天计算,每头牛可节约饲养成本2625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改良率,由畜牧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兽医改良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有序做好母牛人工授精配种工作,进一步促进畜种改良,提高畜种。在提升销售价格方面,市场出栏价可提升500-800元左右。在实现了农户增收目标之余,拓宽了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强化了我旗农畜产品的品牌推广成效。
合作社“托养”的精准管理,使牧户从以前的不知道怎么养、怎么卖,到现在的合作社统一养殖、统一销售,实现了扶持产业的健康发展,达到了广大农牧户增收的目标。旗农牧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围绕助推畜牧业更好转型升级,将继续全方位提供社会化服务,做好托养、接犊、改良、防疫、团购饲草等全套服务,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三变”改革中来,让群众获得更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