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凌川)走进乌兰布统苏木小红山子嘎查,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房屋坐落在蓝天碧草之间,一条条整洁干净的道路向青草更深处蔓延,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迎接着每一位到此驻足的游客……
乌兰布统苏木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突破口,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群众参与原则,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自年初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13次,参与作业1030余人次,各类车辆20余台,清理垃圾10余吨,基本实现主干道路全覆盖,可视范围无死角。人居环境“颜值”得到有效提升,村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经营环境更加宜业,游览体验更加宜乐。
主动作为,健全常态整治工作机制。乌兰布统苏木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协同由各嘎查书记担任队长的专项工作队同向发力,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步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指导各嘎查全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将工作细化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以实现“扫干净 转运好 处理好 保持住”常态化运行。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动态清零、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等各类专项行动,紧盯背街死角、坑塘漂浮物等,确保不留一处,狠抓治理,提质增效。
主动出击,夯实日常环境管理基础。为便于常驻村民及过往游客投放垃圾,助于垃圾回收运输,减少生活垃圾对旅游环境的肆意破坏。乌兰布统苏木党委、政府在苏木全境投放分类式垃圾桶1100余个、建设地坑式垃圾池30处,并在非村民聚集区设置垃圾集中填埋场1处,配备专用垃圾转运车6辆,每日出动20余车次,对各类垃圾进行集中转运、集中销毁,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了“当下改”向“长久治”的转变。
主动参与,激发共同守护内生动力。村民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乌兰布统苏木持续加强宣传力度,在专项治理的同时积极开展入户宣传,自年初以来开展入户宣传3次,发放传单1200余册,形成一手抓环境治理,一手抓观念转变的良好工作格局。“积跬步,至千里”,通过苏木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苏木村民正由随意倾倒垃圾的污染“制造者”,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守护者”的转变,这看似“一小步”的改变却是生活改善的“一大步”。
下一步,乌兰布统苏木将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苏木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以优美整洁的环境助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