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2总第291期 >2024-05-03编印

高原 脚踏泥土 心怀热爱 向光而行
刊发日期:2024-05-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杜海龙 刘阳)高原是红山子乡副乡长,是双合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跟村民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你好”。一次次招手、一声声鸣笛,穿梭在村组之间的路上,迎接他的是村民们朴实的笑脸。从群众家门口到田间地头再到村部院子,只要是群众有需要,他就随叫随到。从他的行动上不难看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用最真实、最淳朴的方式来回应高原的“深情厚爱”。

2021年,在高原刚到双合旺村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新产生的矛盾纠纷,导致双合旺村干群关系较差,群众对村“两委”的工作不信任、不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三会一课”要求,每年在重要的节日节点,高原都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宣讲政策,团结全村党员干部共谋发展之策。

红山子乡副乡长 双合旺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高原:“我们也要通过这些活动,及时地传导到群众的耳朵里,让他们明白现在咱们都在干什么,现在咱们有些项目,有些政策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让咱们老百姓共同富裕。”

在高原的手里有一本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村里的土地数据和村民的大事小情。他带领村“两委”下组入户,到村民家中,和他们讲政策、做工作,将分散在各组的集体土地、草牧场等资源资产重新发包,实现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核查再利用,使双合旺村的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

红山子乡副乡长 双合旺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高原:“在收集体土地租金之后,我也考虑了这个钱咱不能乱花,但是咱也不能不花,这样我就通过跟“两委”商议,通过合作医疗补贴奖励、奖励先进、扶困救弱这种方式,把一部分集体经济再反哺给村民。”

在记者和村民交谈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除了对高原的夸赞,还有例如“修河坝、建厕所”等事情。多方了解之后,才知道群众口中的河坝有多重要,才知道群众的诉求和急难愁盼的问题,在高原的带领下一件一件被解决。

红山子乡双合旺村村民 王艳红:“以前咱们这一发水真是都害怕,自从弄了这个(河坝),感觉放心多了,河坝还有咱们后边的厕所,在哪个营子都有,都是咱们高乡长在这给咱们(修)的。”

筑河坝、建公厕、修公路、量土地、通饮水,每做好一件事情,高原在群众心里的分量都增加几分。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真正融入到人民群众中,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需,才不辜负百姓的期待。也正是这一项项实事儿、好事儿的完成,让村民更加肯定高原的能力和为人。

红山子乡双合旺村村民 李守玉:“老百姓对于高乡长任咱们党支部书记之后,用家常话说没有说赖的,深受群众的欢迎,对待老百姓不分三六九等,正确的我就给你解答,不正确我给你讲道理,一般的情况一些事情没有出过村,就把这些实际情况都解决了。”

双合旺村以农牧业为主,一直是“靠天吃饭”,产业发展单一。高原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坝塔拉组紧靠大局子林场,四面环林,拥有得天独厚的林区自然风光。高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引进企业入驻,建设林宿25处,企业租用当地村民空闲宅基地,每处占地300平,每年每处支付租金5000元。此外,当地村民还可以到民宿打工,既用好用活了当地资源,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红山子乡副乡长 双合旺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高原:“我们想继续通过申请,积极争取政府项目扶持,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真正实现人畜分离,把坝塔拉组打造成为红山子乡黑桦线上、牦牛坝脚下以森林、休闲、康养、摄影、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新品牌。”

和群众交朋友,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是高原一直以来的目标和动力。他的足迹遍布双合旺村的每个角落,百姓对他的认可有目共睹。工作之余,高原还拿出吉他弹上一曲放松心情,拨片扫过琴弦,更像春风一样拂绿了大山的每个角落,黝黑的脸庞之下,是他难以掩藏的火热的心。

红山子乡副乡长 双合旺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高原:“就是从每一件小事开始,我为他们办好每一件事。慢慢的他们觉得高书记人还不错,能给老百姓办实事,当我得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我非常的感动,我感觉成就感油然而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也逐渐地深深地爱上了这一工作岗位,也爱上了咱们双合旺村的每一位村民,我也将继续扎根基层,绘就双合旺村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这片热土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