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297期 >2024-06-14编印

北有草原石阵 南有云南石林
刊发日期:2024-06-14 阅读次数: 作者:马守喜  语音阅读:

祖国各地的风景区各有千秋。都有那山、那水、那林吸引着无数游人,赞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北有石阵,南有石林”。更让国人赞叹不已。石阵,矗立祖国北疆千里草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地上。克什克腾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草原、湖泊、沙地、云杉、林海、温泉、峡谷、石阵等神奇优美的景观,被誉为内蒙古草原上的百宝箱,其中阿斯哈图声震全球。顾名思义,“石阵”就是如林的石头。排兵布阵,等候大自然的检阅,一簇簇,一片片,铮铮铁骨一样,让天地间浑然一体。

近20年前,作为《红山晚报》的特派记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见证了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地质公园隆重的开园典礼,虽然在克什克腾旗生活了近40年,但还是第一次目睹草原石阵的真面目,自治区,赤峰市及克旗有关部门的领导,国内许多有名气的地质专家齐聚这里。被这里巨石擎天立地,气势磅礴,造型各异的山石壮美而吸引、折服、惊叹。

阿斯哈图最终被国内权威专家及气象专家反复论证考察,确定为属第四纪冰川遗迹,距今约200万年。在当年参观这里时,年轻的女导游,给每处石林都讲起了很好的名字的来历,如骆驼峰、成吉思汗拴马桩、七仙女下凡、桃园三结义、擎天双柱、神女石等,故事对石林,让你联想翩翩。这里地势开阔,景观疏朗,奇景迭出,峰回路转,别有风韵。20年前开园时,交通不便,景区没有多少服务设施,参加典礼后,不能久留。顺林西回到赤峰,《红山晚报》在头版头条醒目标题用大幅版面发表了我采写的介绍阿斯哈图公园的报道。

近几年,我又先后去了几次,新铺设的油路,由经棚直通景区,大小宾馆、餐厅、歌舞表演、景区的服务网点包括新颖的厕所,可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到这里来旅游的人成群结队,爬上石峰高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虽然我年迈,心有余悸,却深感惊险刺激。犹如欣赏草原上冒出来的石阵,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形成了一副淡雅无比的画卷,让你心生敬畏,感叹宇宙间的深不可测,更感受到200万年地质变化带来的巨大震撼。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用高超的摄影技术,拍摄下一年四季阿斯哈图石林景区的不断变化,有许多作品不但成了获奖的作品,也成了各大宾馆,各大饭店,甚至机关单位的装饰品。

来到克什克腾地质公园,我觉得作为个体的生命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注重生态,珍惜生命,这也许是阿斯哈图石阵对我们人类无声的叮嘱。

虽然未曾去过云南,但云南省昆明市石林也早有耳闻。他也和北方的阿斯哈图一样,是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

这里较特殊的是景区入口处有一汪湖水碧波荡漾,石壁上镌刻“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八个大字,突显这里石林的壮美,天光云影,群峰秀色。进修湖中。

来云南石林,巨石高耸林立,石峰上题刻“石林”两个隶书大字,显示出石林的大气,分外引人。

这里的阿诗玛石峰最为引人注目,远处看,宛若一位头戴纱巾肩背背篓的少女在向远方眺望,电影《阿诗玛》又让石林名传四方。

我相信,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来过云南昆明石林观光过的游人,一定会想到北方的内蒙古克什克腾草原石阵一饱眼福,而参观过北方克什克腾草原石阵的游客,也会去云南石林看一看石林的风采,在阿诗玛石峰下留下自己的足迹。

北有克什克腾石阵,南有云南石林,南北互应,各具特色,真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又是祖国大地的天然巧合。无论是来到北方的阿斯哈图石阵,还是游览南方云南石林,都会令人感到面对的是亘古的永恒,走进亿万年岩石历经风磨水洗的历程,见证经岁月剥蚀的昂扬意气。

“北有克旗草原石阵,南有云南昆明石林”,南北交相辉映,携手并进,一定会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争相往来,探索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奇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