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宿国娟 李向慧)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也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青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措并举、多元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党徽金”“志愿红”“天使白”三色金花,全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社区文明新风日益强,文明之花遍地开。
党徽金——奏响文明交响曲。党建聚力,志愿暖心。社区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扶危济困、环保护绿、扫黄打非、诚信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齐奏文明交响曲,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与此同时,为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组团成立了15支“暖心服务小分队”,深入开展“幸福来敲门”行动,以入户走访的形式听民声、晓民意、知民需、解民忧,主动认领居民“微心愿”,做实网格“微实事”,让居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同时社区党委还把握重要节日契机,广泛开展“传理论、讲政策、种文化、助健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努力实现宣教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零距离”,以实际行动让胸前党员徽章熠熠生辉。
志愿红——引领文明新风尚。文明有底色,最美志愿红。志愿服务是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青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调动资源,整合辖区社会组织、“两代一委”、爱心人士、热心居民组建了贴心、暖心、知心、凝心四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依托四支志愿者队伍,不定期为辖区高龄、重病、行动不便、鳏寡老人开展爱心理发、代购物品、养老认证、维修家电、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同时针对残障人士、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渠道,通过“残助残”“爱心妈妈”“邻聚力”等结对帮扶形式,让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社区大家庭别样的温暖与关爱,形成了互帮互助、服务他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志愿红成为社区最温暖的底色。
天使白——“医”心为民保健康。医心为民,守护健康。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居民健康意识,青山社区积极联合经棚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共建单位,每月15号定期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详细询问每一位居民的身体状况,认真登记信息,并为其进行血压、血糖、血常规、心电图、彩超等常规项目检查,同时针对居民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给予健康指导。截至目前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送医送药、过期药品回收、上门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营造了健康、和谐、幸福的社区环境。志愿同心,“益”路同行。为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青山社区携手克旗人民医院,联合成立了“融合党建-康复服务站”,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驿站”。依托社区日间照料室,协调安装18万余元康复器材,对有康复需求的人群开展康复理疗、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康复训练,帮助居民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天使白”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居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以“小家”温暖大家,以小行动彰显大文明。
志愿服务让社区更有温度。志愿者的热忱就像一条纽带,一头牵着居民的手,一头连着百姓的心。“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在整个社区蔚然成风。下一步青山社区将继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志愿服务内涵,让志愿服务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成为聚人心、暖人心、润人心的一道暖阳,推动“三色”金花夺目绽放,点亮群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