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哈斯巴更
在克什克腾的白音查干一带,这里仍保留着游牧的特色,在冬牧场和夏牧场间,牧民要转场。牧民在转场时把蒙古包拔起来移走,再忙也要对地面进行认真地平整,不允许留坑,如果一旦有炉灰之类的物质也把它埋在地下,整个填平为止,整个驻牧地会收拾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他们的目标是第二年回来,能看到青草重新覆盖这里。
我的朋友巴特尔家是白音查干的,我问他:“这是有人在考核吗?”,他说不是,这是蒙古族的基本习俗,从小到大,家里的老人就一代传一代的告诉你这样做。在草原上,老人就是权威,谁敢不听老人的话呢?
青草才是自然真正的主人,我们看应昌路遗址,金界壕,若干年后都让位给青草了,道法自然,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如何更好地让草长青,蒙古民族创造性地实施了转场养牧。
“转场”是蒙古民族的先祖留给后人的珍贵生活遗产,是最为符合草原的生产生活规律的。对草原而言,就像在母亲的体内生长,发育的胎儿,需要通过长长的脐带,源源不断地为胎儿提供养分,使其旺盛的生长,直至出生,实际上,转场——这种生产方式不就是滋养草原的生命“脐带”吗?!
转场是生命的接力,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态智慧。
过去,牧民的转场要转四次,春夏秋冬都要转,正是转场才让牧民发明了蒙古包,据蒙古包研究专家郭雨桥说:“蒙古包就是行帐,行帐的好处就是行:畜行,人行,住所也行。三者动态平衡,不等水枯草败,便拔营起帐,寻找水清草嫩的地方去了。牲畜任何时候都是吃鲜草,草任何时候都能长好,人任何时候都在运动。这样牲畜吃起来的膘都是实的,肉质特别鲜美。草多会儿也是干净而富有生机的。人吃上这样的肉,活动在这样的天地里,自然也是健康长寿的。用农耕文化的眼光看,觉得蒙古人浪费,这么好的草,不等吃完就搬走了。他们不知道大自然还有一个今人才研究出来叫做‘十一律’的定律,自然资源在消耗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才能自行恢复,持续再生。而蒙古人在他们几千年前的老祖宗那里就已经做到了。”
牧民不会自扫门前雪,他们深深地知道,随便远处的一片草原,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家,此外他们懂得草原是连成一片,他们每天早晨在撒马撒羊的时候,要轮替成各个方向撒羊撒马,避免出现羊肠小道,因为羊肠小道一旦形成,把薄薄的草皮彻底撕破,翻起白色的沙子,草原就会像溃烂得无可救药的皮肤。
事实也确实如此,沙尘暴告诉人们,局部的退化会影响整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