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艳利)下面来关注系列报道《三上莝草山——克什克腾旗率先完成浑善达克沙地极重度集中区治理见闻》。莝草山连绵不绝的黄沙与坚韧不断的绿意交融,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荒漠化防治新画卷。随着莝草山治理的成效显现,如何管好,又成为摆在克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治好更要管好,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甜头的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环境,富裕一方群众。
记者第三次来到莝草山时,一边为满山的阻沙障、柳条方格所震撼,同时也注意到,一条条滴灌带铺满山坡,一滴滴细小的水珠沁入沙地,一棵棵小草钻出了地皮儿,吐出了嫩芽。
经棚镇白土井子村村民 王海军:“我和村民们,一块参与到这个治沙项目当中来。经过2个多月,治沙项目基本完工了,大家对于自己积极参与这个劳动成果都感到非常的满意,也都会珍惜这个劳动成果。”
治沙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在开工之初,我旗就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同步跟进由苏木乡镇、嘎查村、自然村、农牧民、护林护草员共同签署的“五方共管协议”利益联结机制,聘请当地有责任心的21个专职护林护草员,每人平均负责巡护6023亩,全天候巡护。
根据协议,牧民们不仅要管护好自家治理区,严格落实禁牧休牧政策,被聘的护林员也要管护好协议里明确的指定区域,做好修网、补苗、禁牧等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已签订81户协议,后面几天他们还要挨家挨户继续推进,再签订328户协议,并逐步在全旗进行推广。
誓将沙海变成绿洲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在郝艳杰家中举行的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倍加珍惜取得的重要成绩,守护好来之不易的成果。
一水激活万水流。有了守好绿水青山的坚强意志与厚实积淀,便能化为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金山银山。我旗计划围绕现有项目区内从事畜牧业的721户1609人,力争用3-5年时间,推动一批村民向开办民宿、大果沙棘种植、加工等文旅、生态产业转移,通过发展大果沙棘产业,在林间作业、沙棘果收储、产业园管护等多环节为当地农牧户开辟就业岗位。
旗委常委 旗政府常务副旗长 燕学有:“目前,我们聘请了国家林草调查规划院。由他们的团队,国家技术团队,到我们克旗就2025年到2028年的防沙治沙工作进行规划。这样我们规划整体治理面积是435万亩,总投资规划是71个亿。预计到2028年,我们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规划治理总面积达到490万亩。也就是说,克旗全旗中度及以上的沙化土地全部治理完毕。那么2029年到2030年,这两年度我们进一步巩固提升。这样使我们克旗的生态质量和防沙治沙歼灭战,得到全面的胜利。也就届时到2030年,我们全旗的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1.7%提高到33%;草原植被盖度由现在的52.3%提高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