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齐语涵)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红山子乡开展整乡推动清产核资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引导村集体以盘活闲散土地为突破口,将废弃宅基地、闲置土地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探索一条做活“闲散”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走“党建引领”之路,筑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硬堡垒”。红山子乡党委立足乡村实际,聚焦厘清盘活“家底”,做大培强“家业”。坚持因村施策、精准发力,对照集体资产资源清查工作要求及目标,乡党委启用“1+N”工作模式,即1名包村领导,N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按照“不重不漏、全面完整”的原则,积极对接自然资源所,通过查看图斑、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全方位梳理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等重要资源及闲置厂房、各村闲置房屋等重要资产存量,精准掌握乡域内现有土地资源及集体资产数量、状况、价值等情况,并按资源门类登记建立台账,并备案,形成资产资源管理分布图,进行公示公开,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晰、数字准确。截至目前,全面摸清乡村两级可利用资源资产,并完成土地流转9800亩。
走“盘活资源”之路,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引擎”。立足村资源禀赋,确定了“科学发展食用菌产业、特色发展旅游产业、集中流转土地资源”的发展思路,让“沉睡资产”“活”了起来,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产业”盘活模式。在福盛号村积极推进资源资产高效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调整,发展食用菌产业及“路缘经济”,通过对170余栋菌棚、2处保鲜库承租,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2万元,出租30余栋冷棚,发展西瓜、香瓜等特色种植,促进村集体每年增收2万元,目前该村规模化种植玉米、瓜果、中草药等作物,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元。“民宿旅游”盘活模式。双合旺村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旅游+”新模式,引进每选集团投资680万元建设巴塔林宿项目,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30处民宿,建立“村企互动、村民参与”利益联结机制,以“党建+景观+线路+特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年集体经济增加14万元。“土地流转”盘活模式。通过资源资产清查,全乡6个村共计收回集体耕地2.19万亩,完成土地发包0.98万亩,为村集体增收49万元。天太永村将集体3万亩集体草地用于改良站点建设,按照3元每亩租赁,打造集中改良站点5处,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
走“为民服务”之路,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始终把“为民服务、谋求发展、提升质效”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集中清理工作中,乡党委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被私自占用、低价承包、无偿使用,以及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长期拖欠等问题,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面提升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了让村集体经济惠利更多群众,使资金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并兼顾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条件和增强民生福祉领域,各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出集体经济使用办法,除了用于后续发展集体产业外,在村民生活补助、社保医保缴纳、困难群众慰问等方面都有所投入,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为“摸得着”的共享红利,为推动乡村振兴聚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