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这本书很火,讲了狼的故事,而你与克什克腾旗的老人坐在一块,一张嘴就能讲出一大筐关于狼的故事。书声一带的生态原来是非常好的,父亲也给我们讲了狼的故事。
据他讲,小时候,怀都昆兑这趟川的狼很多,当你撒着羊上山的时候,狼也出发了,羊走到哪儿,狼跟到哪儿。
狼会缩身,它一缩就像一只猫一样,在山沟的草里走,你根本发现不了它。狼还会随着地皮变色,春天是灰色,夏天是青色,秋天就是黄色。
狼会集体作战。在各种牲畜当中,驴是狼的家常菜,只要见到狼,驴就吓得不会跑了,站在那里打哆嗦,直到被蚕食。牛群则很团结,几只带角的公牛围成一个圆圈,用犄角顶狼,狼最后没法下嘴,只好跑了。
不但动物怕狼,人也怕狼,那时候,人们走亲戚不敢单独上路,有三两个大人结伴走才会放心。
更老的老羊倌会给父亲传授一些防狼的经验,狼连刀子都不怕,却怕羊铲,用羊铲甩石头狼会怕,因为羊倌没事儿就在山上练甩石子,天长日久,像枪一样,百发百中。还有狼怕响器,你一敲锣打鼓,它就跑了。俗话说:狗怕猫腰,狼怕布阵。老羊倌遇到狼不要着急,左边放一块石头,右边放一块石头,中间把腰带解下来,平放在地上,狼在远处看得很认真,以为在下套,就吓跑了。人要与狼斗智斗勇。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家的后山上发现过狼,当时全村的人都出来看,等我出来看的时候,狼已经跑远了。
与山村不同。草原上的猎人年轻时打过狼,但更长一辈的老人们反对打狼,说狼对羊是有好处的。据老人讲,羊有时候会得一种水泡溃烂的病,狼一进去,就把病羊吃掉了,这种病就没了,不像现在还需要防疫、打针,费很多力气。
蒙古族谚语说:有狼的地方适宜放牧,有岩石的地方适宜居住。如今的裕泉隆,多数村民跟着儿女进城了,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双叉沟一带的榛柴又快一人多高了。
父亲说:照这样恢复,早晚狼还会回来的,狼来了证明生态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