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还是“润色”
“这是我新写的文章,可否请您润笔?”这句话不妥之处在于把“润笔”当做“润色”来用了。
“润笔”典出《隋书·郑译传》。宴会上隋文帝要恢复郑译的爵位和官职,让人立刻起草诏书。当时有人跟郑译开玩笑,说:“笔干。”郑译回答说:“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我出外做地方官,拄杖而归,没有得到钱财,拿什么来润笔?)”后人用“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
润色,即修饰文字,使有文采。鲁迅《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