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315期 >2024-10-25编印

从军行
刊发日期:2024-10-25 阅读次数: 作者:刘泷  语音阅读:

今年八一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人给我讲了一位退伍老兵的故事,感动得我眼泪不由稀里哗啦而下……

辽沈战役打响,上面要铜台沟出三十名支前民工。农会主任找到齐贵说,本来是你儿子齐凤鸣去,他不见了,那你去吧。

是他一记耳光,打跑了儿子。

年前,儿子说要去当兵,打老蒋。他不同意,说你才十五岁,是个孩子呢!儿子说,我长大了,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子孙后代。但齐贵有自己的打算,说解放了,共产党给咱分了牛,分了地,咱爷俩要好好过日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两个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齐贵恼怒,啪,一个耳光扇过去,齐凤鸣从此远走高飞,杳无音信。

一驾马车将他们拉到了千里之外的新立屯。过一座桥时,一队战士匆匆跑了过来。居然有齐凤鸣。他跑出队列,喊了齐贵一声爸爸。儿子高了,壮实了。他拉住他的手说,凤鸣,打仗太危险了,你还是回去吧,回去种地吧?儿子说,爸爸,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还加入了党组织,不能当逃兵!儿子说,我们还要去攻打河对岸的敌人。说着,他就提着枪,跑去了。后来,儿子回头喊,我们要解放全中国,让天下的受苦人翻身做主人!

这是1948年8月,是儿子凤鸣对他说下的最后的话。

两个月之后,攻打锦州外围阵地,齐凤鸣壮烈牺牲。部队进攻时,遇到一处暗堡,齐凤鸣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了它。但是,在爆炸的一瞬间,他被一块飞起的钢筋击中,身负重伤。不幸的是,去后方治疗的途中,遇到土匪袭扰。抬担架的战士去阻击土匪,怕误中流弹,只好将其和担架存放在沟底。可是,山洪猝然爆发,他被吞噬,尸骨无存,成为烈士。他小,仅仅十六岁。

烈士证书、立功奖章和一件儿子留下的唯一的遗物——灰蓝色军褂送到铜台沟,送到了齐贵手中。部队的人问他有什么要求,他擦干净眼泪,直视着对方说,儿子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如今,儿子为国捐躯了,我要接过他的枪,当兵打天下!

儿子从小没娘,父子一度相依为命。这次,儿子壮烈牺牲,激起了他的一腔热血。他要完成儿子未竟的事业,报效国家!

他如愿来到儿子当兵的连队。彼时,部队已经迤逦入关,厉兵秣马,拉开平津战役的序幕。齐贵苦练杀敌本领,很快就投入了战斗。在解放天津的炮火声中,他们班是尖刀班,齐贵一马当先,第一个冲过海河解放桥,杀入敌营。年底,他就加入了党组织。

每次与敌人对垒、搏杀,齐贵都要想一想儿子齐凤鸣。这样,他觉得凤鸣就在身边,在看着自己。仿佛两个人在并肩作战,他陡然增添了无尽的胆气与力量。

从此,齐贵随部队过长江,入云桂,下海南,南征北战,当上了副班长、班长。

1950年10月,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美国等联军浴血奋战。

第三年,齐贵已是排长。只是,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被美军手雷炸伤,严重失聪,在部队医院治疗一年后,自己要求回到地方,回到铜台沟。

他先当生产队长,后当护林员,一干就是六十年。他年年先进,是乡里县里省里的优秀共产党员。后来,他病倒卧床,于不久前殁世。

检查遗物,人们发现了两枚立功奖章。一枚是他的,一等功,一枚是他儿子的,二等功。同时,有齐贵的立功证书与喜报:“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于上甘岭战役中,配合反击坚守五三七点七高地战斗里,该同志发挥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排里在严密敌炮封锁下,奋勇杀敌,歼敌一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有力地压制了敌火力点,封锁了敌运输道路,身负重伤还不愿下火线,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喜报》上书:“贵府齐贵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齐贵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除此,他的日记,也让人钦敬:负伤立功,部队要我去荣军院养老,民政部门要给我安排工作,我拒绝了。想想儿子,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不应该为建设家乡尽一份力吗!

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人说,深藏功与名,这种境界,无人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