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马晨颖)“自从有了这个说事点,现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来这里聊聊,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参加活动的红山子乡大浩来图村村民李广福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红山子乡聚焦理论宣讲、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矛盾化解、村民议事等内容,搭建群众表达诉求之平台,架起联系群众之桥梁,激发文明实践之活力,因村制宜讲政策、说问题、化矛盾、传思想、解民忧、聚民心,带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板凳课堂”说风尚。板凳的一头连着小课堂,一头连着群众的大问题。红山子乡的宣讲队伍跟着群众走,村民在哪里,宣讲队伍就到哪里。把“板凳课堂”开在村民院落、文化广场、理论大讲堂、树荫凉地、田间地头等群众最为集中的地点,这里没有话筒,没有讲台,没有条幅标语,大家搬出小板凳,围坐在一起,以“坐板凳、听故事、受教育”的方式,使群众了解除陋习、树新风等方面的知识,用流动“小板凳”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板凳课堂”活动52次,真正做到理论宣讲接地气、润民心。
“百姓说事”聚文明。红山子乡在6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百姓说事点”,主动“下访”搜集问题,与群众坐在一起拉家常、听实情、解心结,围绕改良繁育、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红白理事等内容热闹地“问事、说事、议事”,截至目前,共收集民情民意百余件,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13条。同时,每年在“百姓说事点”里讨论和修改一次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使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今年,红山子乡“百姓说事点”说出新风尚志愿服务项目入选自治区和赤峰市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并以小品的形式为群众演绎文明,弘扬新风。
“指尖法庭”化矛盾。红山子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文明结伴行”的对接单位旗人民法院资源共享,线上以“指尖法庭”的形式为群众进行专业的法律帮扶和法律指导,用法律化解群众矛盾。线下与群众耐心交流,密切关注纠纷倾向和矛盾焦点,对邻里关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面对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12起,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