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孟兆静)土城子镇妇联在旗妇联的精心指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原则,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巾帼建功奉献、家风家教建设、维权关爱帮扶等重点工作作为切入点,创新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聚力打造乡村妇联基层服务阵地——“得利驿站”。通过加强妇女阵地建设,聚焦妇女需求、贴近基层,建设有特色、有内容、有活力、有温度的妇女阵地,打通服务妇女儿童的“最后一米”,努力实现引领妇女“全覆盖”、服务妇女“零距离”、联系妇女“最贴近”。以阵地小切口,做实妇儿服务大文章,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为土城子镇经济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设“网红”阵地,建“引领型”妇女之家。“得利驿站”位于土城子镇土城子村“网红”张秀兰家超市,面向省道206路段,临近村委会和学校,附近商铺林立,车辆川流不息,群众络绎不绝。张秀兰是乡村“网红”,也是当地小有名气宣传移风易俗的“巾帼”能手,她经常在自家门前组织群众广场舞、下棋等文娱活动,还通过抖音等媒体平台发布一些推广移风易俗的短视频,带来较好社会反响,土城子镇妇联巧用“网红”载体,利用自“网红”张秀兰带“流量”优势,创作“段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值得夸》,以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形式,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举改革旗帜,谋略深远、领航定向。还依托“社火之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宣传新平台,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纸面”走向“云端”,让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此外,组建百姓名嘴宣讲队伍,把讲台交给群众,把话筒交给村民,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孕育文明乡风。“得利驿站”实行建管并重的标准化运营,秉承“一站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为妇女群众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场地。阵地设有宣传栏、妇女图书角、活动桌椅、音响、锣鼓镲等,根据不同妇女群众的需求,定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法规、文明礼仪、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得利驿站”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使妇女工作立足人民,面向群众,推动全镇文明进步。
搭“省心”平台,建“服务型”妇女之家。为更好地发挥镇妇联组织作用,提升凝聚力、影响力,不断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土城子镇妇联持续健全“妇女之家”管理队伍,创新“得利驿站”建设,通过号召各村妇联主席、妇女代表、小组长等热心妇联工作的妇女群众,组建了一支30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加强制度管理,明确工作制度、活动制度、议事协调制度等公示上墙,通过积分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开展上门服务,为各村弱势群众裁剪、理发、搞卫生等;在“得利驿站”设置服务热线,让有需求的群众第一时间能找到妇联,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力强化引领服务联系,持续宣传推广“得利驿站”,增强阵地影响力,为后续开展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奠定基础,受到了广大妇女群众一致的肯定和赞扬。
架“暖心”桥梁,建“辐射型”妇女之家。土城子镇规范化“妇女之家”——“得利驿站”建成后,始终以“服务妇女”为宗旨、“服务活动”为载体、“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让妇女姐妹零距离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和关怀。陆续开展了“社火之乡·巾帼舞龙”“乡村振兴庭院净·环境整治我先行”“巾帼示范·美化家园”“巾帼心向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值得夸”系列活动、“爱心阿姨结对帮扶”活动、“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亲子烘培·情暖夕阳”爱心传递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还通过建立镇、村联动、横向贯通的工作机制,在百姓农闲娱乐时,走到群众中间去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采取“互动式”“体验式”“对谈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对象化、分众化的宣讲活动,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把理论宣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擦亮基层宣讲品牌。同时,“得利驿站”注重社会关爱,勤走访常慰问,帮助困难妇女家庭申请相关的助困项目,在土城子学校选出16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队,培养成文明小使者,传递孝老爱亲文明新风,此外联系当地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给困难妇女提供就业的机会,让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的同时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增加了困难妇女的收入,提升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对年轻的妇女联系克旗就业服务中心为其进行就业培训增加妇女的就业机会,通过将温暖送到他们身边,进一步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24年以来,开展各项评选活动12场次、宣讲活动36场次,受益农村妇女群众约2800人。下一步,土城子镇妇联将持续创新管理、提升能力,进一步规范“得利驿站”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凝聚妇女、直接服务妇女及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动阵地和有效载体,成为妇女信赖的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