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324期 >2024-12-27编印

杀猪菜
刊发日期:2024-12-27 阅读次数: 作者:师玉洁  语音阅读:

北方的冬天,大地一片萧瑟,木石匣河水已经封冻,气温也在一天一天的下降,虽然天气较为寒冷,但今年的冬天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冷得刺骨,冷得透彻,看来今年又是一个暖冬。

自从有了小院,我在宇宙地也结识了三五好友,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夏天,左邻右舍经常把自家种的绿色蔬菜送给我吃,让我不甚感动。冬天,我便回到了城里,但却经常想念在小院里生活的日子。

立冬刚过,小雪就紧追其后,此时,忙碌了一年的庄稼人便开始杀猪了。

清晨起来,床帘拉开的那一瞬,窗外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儿,那银白的世界,竟让我惊呆了。李鹏的电话就在这样的清晨打了过来。只模糊地听到李鹏说,今天杀猪,邀请我去宇宙地吃杀猪菜,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儿,想象着在这样的天气杀猪的场景,心便随着雪花儿飞扬起来,不待李鹏说完,便急忙说,好的,马上出发。

在急忙收拾的过程中,还不忘看看窗外,数着那片片雪花,一片儿,两片儿,心里期盼着,不要停,千万不要停。

待接上二姐时已是早上八点多了。路面上两道清晰的车辙告诉我,虽然雪花儿漫天,路却并不滑。二姐一直在城里上班,并没见过农村冬天杀猪的场景,也是一路兴奋地问东问西,我便一路走一路给二姐介绍起来。

李鹏家就在宇宙地镇,离我家小院并不远,女主人小丽也是特别勤劳善良的人,不仅养猪还养了好多只羊,李鹏在农闲的时候就去当泥瓦工师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说话间李鹏家便到了。一进门,院子里早已聚集了很多前来帮忙的邻居,好不热闹。在农村,不像是在城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左邻右舍的都会不请自来,帮着忙乎。李鹏看到我们,热情地迎上来说:“今天杀猪,不巧赶上下雪,快进屋坐热炕上暖和暖和。”女主人小丽在厨房边忙碌边招呼着客人,我很想帮忙,但是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的我又无从下手。干脆,我就不帮倒忙了,不过拍照录视频还是我的强项。

要说吃杀猪菜,我最喜欢吃的还是猪血肠。这不,眼看着一位大哥用他那娴熟自如的手在灌着猪血肠,旁边的几位大嫂边打趣开着玩笑,边不断地用勺子搅拌着盆里的猪血,我不知这是为何。于是,便问大嫂,大嫂告诉我说必须得不停地搅拌,否则猪血就会很快凝固了,她还说灌猪血肠必须掺上适量荞面,剁碎的猪油,切碎的香菜、葱末、蒜末、姜末和各种调料放入血里,然后搅拌均匀。再用一个自制的漏斗注入洗干净的猪大肠里,一边听着她们的讲解,一边看着她们的实操,我终于弄明白了灌猪血肠的整个过程。

随后,我的镜头又转移到了院子里的大铁锅上,锅里快熟的方子肉散发着馋人的香气,就连那飞舞的雪花儿也被这漫天的肉香醺醉、融化。

奎嫂把提前用开水炸好的干白菜团儿放入煮好的肉里,中火炖上一个小时,一锅大东北杀猪菜眼见着就好了,那弥漫在半空中的肉香合着血肠独有的香味儿,伴着雪花儿,一并涌入鼻中,那感觉,让人沉迷。

好客的小丽将所有的桌子摆在了客厅和风挡里,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入座,随着杀猪菜、猪头肉、猪肝、猪血肠、酱油蒜末、辣椒油和自家淹的咸菜陆续被大家端上桌来,请来的邻里们便开始大快朵颐,也许是酒刚刚在火炉上温过的缘故,人们喝的也是“面红耳赤”。酒至酣时,还要来上两拳,当然是划拳了。桌上的邻里吃着、唠着、让着、笑着。窗外,应景的雪花儿好似被这满屋的热情所吸引,蜂蛹着在窗前飞舞。

旁边的大嫂见我不吃肥肉,便说让我尝一小口儿,我不断地摇头,但我又看见大家吃肥肉的时候吸溜吸溜吃得香,便也忍不住想尝一口。于是鼓起勇气试了一下。当我把一块儿肥肉放到嘴里时,那种感觉我只能用香、润、滑来形容了。真如那位大嫂所说,肥而不腻,口感特别好,自家养的猪就是不一样。

李鹏说,这里每年到了大雪前后家家户户都杀猪,杀猪仿佛成了过年的序曲,杀完猪就用杀猪菜来招待前来帮忙的人和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这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风俗,因为每到这个季节不仅是农闲时节而且在猪圈里养了一年的猪到这个时候也正肥。二姐听了之后,立即决定明年她也来小院里养一头,她还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她也邀请大家吃杀猪菜,她说,这吃的不是杀猪菜,而是浓浓的乡土人情。

离开小丽家的时候我没有说过多的客气话,因为她们的那种勤劳、热情、纯朴、善良让我无以言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顿农村的杀猪菜,一些淳朴、热情而善良的人们,足以为你驱走寒冷,抚慰心灵。

不知何时,雪停了,夕阳漫过天际,染红了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