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333期 >2025-03-07编印

女儿心中那座山
刊发日期:2025-03-07 阅读次数: 作者:王春雨  语音阅读:

不知多久没有在故乡的冬天里穿行了,此时归来心就像长了翅膀。现在已是初春时节,可北方的冬天依旧寒冷而萧瑟。静静地望去,小镇因没有雪的陪伴而少了些许的诗意和浪漫。空气中还在弥漫着烟花的味道。新年的余音还没有散去,春风就早早地捷足先登了。就如这人生你方唱罢我登场,大自然亦是如此。

在城市里待久了,人反而没有了灵光和激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去回忆曾经的那些风花雪月的日子,那是在故乡的泥土里绽放出的花朵 。每一瓣都散发着岁月的芬芳和色彩。

父亲去世之后我仿佛失去了半个故乡,义无反顾地带着母亲回到了城市。以为这样就是尽孝,岂不知对母亲来说在外千般好,怎抵家山一盏灯。不想余生留下遗憾,于是便带着母亲再一次踏上了返乡的路。我想,只有照顾好母亲,理解她的心思才是对父亲最大的告慰。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关于我计划好的那些诗和远方,都在父亲离世的那一刻,被我悄悄地埋藏在了心底。我怕,怕我一转身就再也见不到母亲。她是我另一半的故乡,一生的温暖。

这个冬天有着别样的情愫,让我情不自禁地想拥抱故乡的山水,去抚摸它每一寸肌肤。来到我的出生地热水塘 ,感觉从未有过的亲切和柔软。一条无限延伸的长街挂满了新年的红灯笼,为寂静的热水塘增添了春节的喜庆与年味。四周的山没有一片雪花,赭褐色的山脉,彰显着它的深沉与内敛。

热水,因神奇的温泉而闻名,且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挂满沧桑的脸庞,却难掩世俗的无奈。那汩汩冒着热气的古老的露天泉水,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取代,再也回不到当初那动人的原始画面,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梦幻。尽管如此的不尽如人意,却依然有着小家碧玉的美。

这里是父亲的出生地,是爷爷背井离乡重新落户安家的地方。这里有苦难也有悲喜;有离别也有伤痛;有繁华也有堕落,而如今再也没有我可依赖的港湾。没有谁能阻挡历史的车轮,也没有谁可以留住岁月的脚步,定格花开的惊艳。而那间曾经养活两代人的老屋,早已随着亲人的离开,而灰飞烟灭。似一位历经磨难的老人,等待他的终究是死亡。蛛网打捞起旧瓷碗的缺口,而风铃始终悬着一截未说尽的黄昏。这世间总有一场离别是悄无声息的。

我一直就想为故乡的雪写一首诗,可落笔的刹那,我终是乱了阵脚,失了方寸。我不相信故乡在这个冬天没有落雪。车子一路往西,向最冷的方向驶去。路过河西,破败的景象让人心酸。在这片荒芜之地,昔日繁华的痕迹已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斑驳陆离。断壁残垣,如同历史的伤痕,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苍凉。风,带着刺骨的寒意,穿梭在破败的建筑之间,发出鸣咽般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对这荒废之地的叹息。锈迹斑斑的铁门半掩着,摇摇欲坠,每一次轻微的晃动都似乎在预告着它即将崩塌的命运。

我的青春,我的童年,我的那些鸡鸣狗跳的日子都是在这里度过。曾经那些逝去的美好已经被时光揉碎,藏在绵长的记忆里。老人们说每片雪花都藏着故事,它们落在祖辈的衣衫上,飘进新娘的花轿里,最终化作清明时节的杏花雨。而此刻炊烟袅袅升起,带着麦的香气,在融雪的蓝天下书写另一章人间烟火。

走着走着,我终于看见了冬雪,也重逢了那片小树林。那一林一雪交相辉映犹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缓缓地铺展在岁月的长廊上。这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和感动。想起那个叫涵的女子,她温文尔雅,端庄大方。一身才情却又历经波折。那个时候我们还算年轻,为了一份诗意的情怀,我们不惜“挥金如土”,打车来到这片小树林拍照臭美,近乎疯狂。然后我们写文字,张扬着生活中的那份惬意。她有着高傲而冷峻的气质。透过她优美灵动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颗不老的少女之心。

我喜欢她的不取悦不讨好,欣赏她的不卑不亢。她就如同故乡的雪,超然脱俗。后来我们各自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她去了很远的城市,而我也离开了脚下的这块土地。故乡就成了心里的一盏灯,眼里的一滴泪,手里的一缕香,只能在思念中慢慢回味。也许人生有了分分合合,才会让故乡变得更加厚重。

离开那片树林,走进草原,恍然冬天里最曼妙的风景不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它才是故乡的灵魂,是我们千回百转的放不下。

千言万语的诉说,不及老父亲嘬下最后一口的旱烟袋。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