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家乡克什克腾旗经棚,有一块两三个足球场大的集贸市场,人们管他叫灯棚,也叫灯棚底。是一个花样多,品种全的市场,也是经棚居民游玩的公共场所。
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灯棚是经棚最繁华的商贸区,也是美食一条街。尤其是清真饭店,烧饼铺,糕点摊,瓜子摊一家挨一家。靠近东店的杨振德家的饸饹馆那是名不虚传,大碗的荞面饸饹五分钱一碗,每天都顾客盈门。紧挨着的是马家烧饼铺,又大又香的烧饼二分钱一个,几家清真饭店的大馅饼,油条,羊杂汤更是让本地人和外地人大饱口福。卖十三香的,卖香油和芝麻酱的都相互照应着,每到春节前,更是拥挤不堪,那卖胡椒面的拉着洋琴,边唱边卖,至今令我难忘,他唱的腔调山东柳琴调“来的来呀快来呀,来得晚了捞不着,胡椒面真叫好,一毛钱呀一大包”,很多小孩都跟着唱。
这里的西端是旗新华书店门市,每到年根,大批年画摆上了灯棚街头,买年货的都要挑上几张自己喜欢的年画,特别是杨柳青的胖娃抱大鱼,几乎家家买一张。
这里每年都有来自河南耍猴的,还有演扁担戏(小木偶)和拉洋片的,这里人叫看西洋景,二分钱看一遍,许多小朋友排着队看洋片。
记得每到正月十五左右,这里便开始了秧歌,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大比拼,一波走了又来一波,晚上,小朋友在大人的陪伴下打着各种灯笼来这里玩,很多商家也在自家门楣上挂起了大红灯笼,如羊灯,鱼灯,兔灯,飞机灯,有的还挂着莲花灯和自转的走马灯,过年时卖炮仗的一家挨一家,大多是小鞭炮,二踢脚,那年头放个二踢脚就真是很高档的了。
平常素日在灯棚街东头,进城的菜农和卖柴禾的很多,那菜都是纯天然的,一车柴禾也就三四元一车,讲好价钱后,卖柴人赶着牛车送到你家中,有时还帮你往院里搬柴,在东店附近,有许多卖草的,专供东店,南店的赶车人喂牛马用。
最让我难忘的是五十年代初,一批入伍参军,经过三大战役后,要复员转业的年轻人,开始回故乡了,人们敲锣打鼓欢迎英雄儿女凯旋归来,这些人分批回家时,都要在灯棚举行个欢迎仪式,家属和转业军人拥抱,领导致欢迎词,那场面真是让人热泪盈眶。
另外一个就是每年夏季天气炎热时,许多群众到灯棚纳凉,京剧爱好者到这里亮几嗓,多才多艺的商业局总会计王文汉是京胡高手,分别给票友伴奏,孙树先生是京剧迷,经常在这里亮嗓,赢得阵阵叫好声。
在经棚灯棚,还有修钟表,眼镜,照相等行业,王池先生最早到这里来开照相馆的,本地商家从事手工业,缝纫业也相继在这里落户。
这里还是农业器具交易市场,街道一头摆满了木杈扫帚,镰刀木锨铁锨,簸箕筛子,筐笼篮篦,还有锄头斧铲等各式铁器。
五六十年代,灯棚的建筑不多,但这里是最繁华的地方,平时总是家无闭户,熙熙攘攘,如今的灯棚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它那如“清明上河图”似的许多美丽传说,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