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104期 >2020-07-17编印

弘扬蒙古马精神 身边的榜样
王振广 一段扶贫路 一生桑梓情
刊发日期:2020-07-17 阅读次数: 作者:薛艳明  语音阅读:

王振广同志,一名从教32年的老教师、一名回到家乡驻土城子镇土城子村开展脱贫工作的老同志,自从踏上这片故土,他放下 “粉笔”,拿起“画笔”,描绘起村里致富奔小康的梦想蓝图,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乐于奉献的情怀。

从教室到村委会,工作转变。他从学习开始,线上“电子笔记”、线下“手写笔记”双管齐下

如何尽快从教书育人的工作状态进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可难不住王老师,他放下“教案”拿起“书本”,像小学生一样一门心思地钻进了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上来,他将村里所有与脱贫攻坚有关的政策书籍包括上级发文,一一汇总,在村委会二楼的一间闲置办公室里,他认真学习起来,四个月的驻村时间里他记录了厚厚的3本手写笔记。有些政策需要解读,他怕影响村委会办公效率,就搬来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利用有限时间认真研磨,就这样,他又建起一本电子学习笔记,随鼠标点开摘录部分:3月25日,“作为非党人士,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扶贫攻坚工作,国家如此重视、顶层设计如此精细,各级政府如此扎实有效落实。”3月30日,他看了村第一书记一篇关于脱贫攻坚信息后,写到“我期待驻村凯旋那一天”。

关于脱贫攻坚的手写笔记——“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通篇隶书章法,整齐美观,让人叹服。

关于研磨重要脱贫政策及文件精神的电子笔记——民情分析、心得体会,样样不落、娓娓道来,令人起敬。

从教师到帮扶干部,角色转变。他从进组入户开始,村情、户情、帮扶情,情情牵动着他家乡情怀

王老师的“驻村”,在大家眼里,更像是回来的乡贤,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是我的老家,能在退休前回到家乡,为家乡尽些绵薄之力,是我一辈子的荣幸。”王老师认真履行驻村职责,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协助村委会制定脱贫计划、建立健全工作台账、整理完善村、户档案。在王老师的电子笔记中详细记载着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尹来成肺气肿、孙永林脑卒中后遗症、王树芝换膝盖、宋全河鼻癌、娄世发直肠癌、娄万文肺癌……”

经常与村两委人员去中草药育苗基地去覆盖被大风破坏了的地膜,也是经常事儿,为村里的大事小情他没少费了心思。他精心于土城子村的脱贫,把驻村工作当作他的第二事业来做,村里事、贫困户事,他事无巨细的关注关心着。

从关心学生到关心驻包村和村两委干部,他从点滴小事做起,给了扶贫干部们家的温暖

他像关心自己的学生一样关心着身边这些忙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他协调单位为村里购置电脑;他自掏腰包为村里购置电脑耗材;他带领大家工作之余打羽毛球活动筋骨;他协助伙计们分担村里各种工作任务……

带着亲情驻村、带着热情解难、带着真情帮扶。王振广老师初心不改,依然如春蚕似蜡炬,将智慧和力量毫不保留的奉献在脱贫一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