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210期 >2022-09-09编印

家用农具变奏曲
刊发日期:2022-09-09 阅读次数: 作者:涟漪  语音阅读:

农村的家用农具多来自天然材料,制作虽不是特别精良,但却实用、耐用,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相互碰撞,奏响了一曲曲时代变迁的交响乐。

早些年,笸箩和簸箕在农村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笸箩可以用来盛糠、盛粮食、晾面、晒豆角丝儿,甚至在杀猪时用来盛新鲜猪肉,可以说笸箩既“食草”又“食肉”,而且“胃口”还很大。

相对于笸箩来说,簸箕的使用频率更多些。簸箕可以挫粮食、收土豆、盛灰土、去糠皮、溜沙子、祛秕子,还能随时端回些烧火柴、晾几个蘑菇、盛些扫地土,还会存放果蔬,甚至在过年时,盛放刚出锅的喷鼻香的炒葵花籽……簸箕是农家屋里的万能盛具,身份即可高端大气,又可摇身一变一夜回到解放前,可谓烟火气十足。

农家用具中筛子和箩使用也比较频繁。筛子即可以挤身于“富”农行列,不停地筛粮,把丰收的粮食优中选优,使仓中粮食更饱满殷实,又可降身为“贫下中农”,筛荞麦花、莜麦糠喂猪,过着自给自足的清淡日子。亦可以俯身成为贫民,深入最底层,过筛牛羊干粪,用于农村人生火做饭、暖炕。筛子是谦卑的,即可以当老师,又可以放下架子当学生。

箩就不同了,经常过着小资小调的生活,总是拈轻怕重,“干”得轻快活儿,“吃”着精米细面,倘若一遇到重活,就玩不“转”了。闲暇时高高挂起或者偶尔干点活,也是净挑干净的、不用出力气的活去干,不必满载负荷,负重致远,有时盛一捧葱籽,一把豆角籽成了它的专利,再就是挂在墙上看箥罗、簸箕、筛子忙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农具中的筐就不是等闲之辈。带筐芯儿的小筐儿因其体态娇小,样貌美观,仿佛生又逢时待字闺中的二八少女,出头露面的机会很少,只是随主人出去挖个山野菜,摘个豆角、挖些中草药,或者挎个小猫、小狗、小鸡等萌宠,即使闲着,也只盛一些点心、咸菜疙瘩、干果等轻小或鲜香的物件儿。它在神话小说里高贵的很,是仙女手中的神物,盛过蟠桃也装过鲜花。

扁圆型的挎筐,命运便不会这么好了。只要被强行安了木制的筐芯儿,就会像哈巴狗一样跟随主人左右,轻活、重活、脏活、累活都得干,什么塞筐瓤子,运筐冻粪,装些垃圾,只要方便,它随时派上用场。

大框更是时运不济,拴上绳子或绑上四根高高的筐芯子,做成抬筐或挑子,从名字就能知道它们的负担不轻,抬粪、土、石头,挑木头疙瘩,就连搂烧火柴时都要被揎的满满的,一看就是干重体力活的主儿,由于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它们尽管体格健壮(用的材质粗壮结实),也奈何不了英年早逝。

料斗子是牛马的铁饭碗。它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大多冬天上岗,一天上岗两次,其余时间都呆着,夏天干脆在家待业,它时常从牛马嘴里揩油,直到把自己喂得肥头大耳。到了这时候,马就对它垂涎欲滴了,一旦有机会,趁主人不注意,它便会惨遭毒嘴,遍体鳞伤。

如今,时代在进步,这些家用农具已经有不少退出了历史舞台,簸箕被铁撮子代替,小筐被纸箱、塑料袋代替,挎筐、粪筐、挑筐被两轮手推车代替,筛子和箩虽然也使用,但是使用的频率大大降低,电用扇车子、粉碎机减轻了筛子筛粮、筛糠的负担,面临被清出舞台的风险。箩依旧拈轻怕重,因此不太受大众待见,只呆在与之关系好的寻常百姓家,即使入赘某户人家,也黄脸婆似的挂在墙上居多。原来这些家用农具经常碰面,关系亲密,现在只能在民俗馆里聚会,成为世人观瞻的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