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229期 >2023-02-03编印

小小说
名人张贵
刊发日期:2023-02-03 阅读次数: 作者:刘玉国  语音阅读:

张贵是我们村一个普通村民,小个子小眼睛,薄嘴片尖下颏,长相虽不受端详,但有着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的好习惯。人无完人张贵也有不足,那就是说话“口吃”和“嘴贫”,因为“嘴贫”还成了当地的名人。

“口吃”就是俗称说话“结巴”,由于说话结巴,张贵时不时就闹出点笑话来。有一次,他和妻子夹栅子,拿绳子绑栅子栏杆不慎把手指头勒住了,他结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好—好—好……”憋得脸红脖子粗,足足有大半分钟,“勒”字才在嘴里冒出来。妻子听他说“好——好——”以为让她使劲儿勒住,他好往上面捆铁丝呢,他的妻子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等到张贵嘴里吐出了“勒”字,妻子这才知,绳子勒住了他的手,这才松开了绳子,张贵终于拿出了被勒住的手指头。看着险些把手指头勒折了,张贵疼得龇牙咧嘴直掉眼泪。

张贵说话结巴不说,还“嘴贫”。他的“嘴贫”可不是乱讲话,是说顺口溜。他说的顺口溜听了风趣逗人。其实,按村里的习俗应该叫他“张结巴”,可大伙儿都习惯称他“贫嘴张”。

张贵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家庭困难没登过学校门,大字不识一个,可他从小跟着本家的二爷爷学过打快板,要是说起顺口溜,张贵是见景生情,准保能合辙押韵,也不结巴了。村子里有人做好事,他说顺口溜夸奖;有人干了错事,受到批评或处罚,他也用顺口溜宣传,有些经典顺口溜还被人当笑料,大庭广众学说……因此,他在十里八村小有名气。说张贵没人知道,要是说“贫嘴张”,大人小孩人人皆知。

村里流传这样一个俗语,“不怕张贵结结巴巴,就怕张贵顺口溜说话!”因此,人们做啥事得先三思而后行。

村里平整土地,外号“肉蛋”的社员,依仗是村长的小舅子,干活出工不出力,有些人也跟着学。村长偷着让张贵“扎古扎古”他们,张贵手拍着胸脯,结巴着说:“没——问——题”。

他说:“村里冬闲人不闲,平整土地修梯田,尿尿结冰不觉冷,人人身上直冒汗,只有肉蛋冻得慌,准是藏奸在偷懒!”村民们听了,不仅夸张贵有才,还都跟着学说。

别说,张贵的顺口溜还真管用,说得肉蛋干活不耍滑了,且与肉蛋一样的人干活也卖力气了。

村里的老支书王二山是个转业军人,当村干部二十多年,带领群众干了不少好事实事,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口碑较好。尤其是注重抓农业生产,粮食年年丰收,社员没挨过饿。退休后,七十三岁时结发老伴儿因病离他而去。身体硬朗的他就又续弦儿娶了个五十二岁的寡妇。虽说不是老夫少妻,但年龄相差二十多岁,在我们这个落后的山沟子里,也算是一大新闻。不少人窃窃私语,说三道四。张贵替老支书打抱不平,施展出了顺口溜的才能。他说的顺口溜老支书听了非常高兴,大伙儿们更是闻而不忘,还在全村传播开来。

他说:“看看你、看看咱,再看支书王二山,当过兵来参过战,立过功来当过官,转业又把书记担,带领村民修农田,粮食年年创高产;干部夸、社员赞,先进事迹到处传,退休回家上二线,七十三又当新郎官,全村上下谁不羡!”

村民王四喜好上山捕捉野生动物,年年都赚点外块花花。一个冬天,连夹带套和下药,许多山鸡、小兔等小动物的性命葬送在他手里,还没来得及出手,就被林业公安的工作人员人赃俱获,山鸡、小兔被悉数没收,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还差点蹲了拘留。张贵就用顺口溜说王四:“小王四、瞎胡作,冬闲去把野物捉,束手就擒人赃获,罚款还戴‘银手镯’。老亲旧邻听我说,违法乱纪不能做,不着急来不上火,日子过得才快活!”

张贵这个顺口溜,比广播、报纸、电视上宣传都管用,我们村山上的山鸡、野兔再没有人捕捉了。

王五喜好赌博,因赌博输光了家产,还欠了外债,老婆正与他打架闹离婚。喝凉水都塞牙儿的是,王五上山打杏核翻车又把腿砸折,拿不出钱找医生治病,王五在家里疼得嚎啕大哭,让人看了实在可怜。乡亲们念着王五同村子居住,没有袖手旁观看笑场,你家十元他家二十地凑了钱,才给王五治好了腿。

王五伤愈,管王五叫姐夫的张贵,半开玩笑地在群众中说顺口溜笑话他:“小王五、不正干,赌博输光家里钱,老婆跟他闹离婚,打杏又把腿砸断,手里没钱去接骨,躺在家里直叫唤,不是大伙来捐款,王五就得落下残!”

王五听了张贵说自己的顺口溜,不恼也不气,反而还高兴,从此戒赌,痛改前非,后来竟然过上了富余日子。

后来,张贵的顺口溜说得越来越好,还把我们村说得发生了变化。小鸡小鸭不丢了,违法乱纪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村里竟然还获得了“精神文明奖”。

大伙说,兴许哪天张贵结结巴巴的嘴会冲出村子、走上电视广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