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4总第235期 >2023-03-17编印

散文
剩下的交给时间
刊发日期:2023-03-17 阅读次数: 作者:鲍敏杰  语音阅读:

朋友夫妻俩儿去年“十一”假期去探亲,看母亲、看儿子、看亲人。回来后我们见面喝茶聊天吃饭,话语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满脸的幸福。好久不见,话题颇多。

说到了孩子,她家是男孩儿,比我的女儿小一岁。两个孩子小学、中学都是同学。开始是经朋友介绍认识,后来是通过两个孩子加深了解。两个孩子姐弟相称,不知道的同学和老师都以为两个孩子是亲戚关系。高中时,两个孩子一个学文,一个学理。虽然不在一个班级,并不影响两个孩子交往。我们家长之间也处成了兄弟姐妹的深情厚意。自从换了房子,我十余年吃朋友腌的酸菜、咸菜,每到酸菜开吃季,第一时间给我送到,我都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我的幸福和感动。也许就是这样纯情的友谊和亲如姐妹的关系,才让我如此心安理得。说到这次去异地看望工作的孩子,她们夫妻两个异口同声地说:“该放手就放手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处理。”孩子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一个月工资八九千,是月光族,用孩子爸的话那就是报复性消费。孩子喜欢电子产品,宿舍里购买了许多电子设备。孩子的消费理念是挣钱就是花的,攒钱干嘛。有时候花光工资,朋友还要接济一些。但看到孩子的成长,谈起工作中为人处事,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

但回忆起孩子刚离开家,独自去异地工作的时候,孩子爸深有感触。还记得孩子离开家才两个多月,孩子爸因想念孩子,特意选了“520”这个浪漫而温馨的日子,坐飞机去看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惊喜,事先没有通知。本以为孩子会高兴、会激动,结果弄尴尬了,自己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当时,孩子一个人去外地工作,朋友夫妻两个不放心,嘱咐离孩子不远的两个姨有空去看看。这让孩子误以为是父母派去的“探子”。总之,家长的关心和担忧都成了多余。

想想自己在异地工作的女儿,我也是感慨万千。我们母女虽然无话不谈,但往往谈到高兴时,她会被我的某句话给激怒,以至于把我噎个半死。“我的本意都是为她好,可她为什么就不理解、不领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电话里,几次不欢而散,然后就是见不到她的踪影。不打电话、不发微信,更不视频。当妈的可能都是不放心,当时气得快吐血,但几天没有孩子的消息就坐立不安。还要放下身段,给孩子道歉,说真的,自己真不知道错在哪里。人啊,就是这样爱恨交织的矛盾体。

一个晚上,我们边吃边聊。朋友给我们分享国庆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受益。尤其是她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做到放手、剩下的交给时间……这些触我心怀,引我深思,值得学习借鉴,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