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265期 >2023-10-27编印

高山上的守望者——徐永军
刊发日期:2023-10-27 阅读次数: 作者:王莹莹 刘学明  语音阅读:

微信图片_20231023110035.png

秋日的克旗托河林场,蓝天流云拂过,青山层峦叠嶂,尽显生机勃勃。自1959年林场成立以来,一代代托河人躬耕不息、接力不止,在推进生态建设,加强国土绿化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

距离秋季防火期还有两天,克旗托河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徐永军已早早打点行装为高山上的守望做准备,临出发时林场的伙计们也早早赶来为他壮行。徐永军知道这是大家对全场38万亩森林的重托,那是建场64年来几代林草人的心血。

     从经棚出发到芝瑞镇永丰村鸡冠子山顶的望火楼,有两小时的车程,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路程,就走了半个多小时,因为这里没有路,是一代又一代瞭望员独行走出来的。

这里海拔1964米,山高风大,气候极端,即使在秋季,山脚与山顶的温差也达到十五六度。

终于,车队到达了山顶,徐永军与大家忙碌地卸下生活物资,又赶紧驱车下山取水。

过去,这里受制于自然条件,不通水电,生活用品等也得全靠个人从山下肩扛背驮。漫长的冬季,天寒地冻,风大雪急,仅吃水一项就要克服许多困难。现在条件慢慢变好,林场会定期前往山上运送水和生活物资。

一切准备就绪,徐永军便开始准备生火做饭,老式炉子既是徐永军的取暖设备也是他的小厨房,除了吃喝等问题,最难熬的还是一个人的寂寞,望火楼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只有对讲机与旗防火办每天的几次例行报告是瞭望员与外面世界的唯一“交流”。

望火楼地势高、视野开阔,瞭望员在这里可以瞭望托河林场数十万亩林地,而望火楼里的徐永军,也像挺拔的孤松,守护着这方碧绿。

徐永军说,他很幸运,现在条件好了,人员编制配备齐全,每15天可轮一次班,原来一个瞭望员要坚守春秋两个防火期。

青山在,人未老。高山上的守望者的故事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