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天委陵菜(蔷薇科 委陵菜属)
别名:铺地委陵菜、伏委陵菜、背铺委陵菜
形态特征:一、二年生草本。茎斜倚、平卧或近直立,从基部分枝,茎、叶柄和花梗都被稀疏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 5~9,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羽状浅裂片或圆齿。上部茎生叶与下部叶相似,但叶柄较短,小叶较少。花单生于茎顶部的叶腋内,常排列成总状;花瓣黄色,倒卵形;萼片披针状卵形;瘦果褐色,扁卵形,表面有皱纹。花果期 5—9 月。
生境:生于草原区和荒漠区的低湿地,为草甸和盐化草甸的伴生植物,也常见于农田、路旁。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轻度耐盐的旱中生植物。泛北极分布种。
2.菊叶委陵菜(蔷薇科 委陵菜属)
别名:蒿叶委陵菜、沙地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直根木质化,黑褐色。根状茎短缩,多头,木质,包被老叶柄和托叶残余。单数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最大,侧生小叶向下逐渐变小,顶生 3小叶基部常下延与叶柄汇合;小叶狭长椭圆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瘦果褐色,卵形,微皱。花果期7—10 月。
生境:为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常见的伴生植物。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中旱生草本。东古北极分布种。
经济价值: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消炎止血,主治肠炎、痢疾、吐血、便血、感冒、肺炎、疮痈肿毒。为中等饲用植物。牛、马在其青鲜时少量采食;干枯后几乎不食;在其干鲜状态时羊少量采食其叶。
3.腺毛委陵菜(蔷薇科 委陵菜属)
别名:粘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化,多头,包被棕褐色老叶柄与残余托叶。茎自基部丛生,直立或斜升;茎、叶柄、总花梗和花梗被长柔毛、短柔毛和短腺毛。顶生小叶最大,侧生小叶向下逐渐变小;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小叶数较少;托叶草质,卵状披针形。伞房状聚伞花序紧密;萼片卵形;花瓣黄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瘦果褐色,卵形,表面有皱纹。花期7—8 月,果期 8—9 月。
生境:为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常见的伴生植物。
水分生态类型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旱生草本。东古北极分布种。
经济价值:该种根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并可作猪饲料。
4.翻白草(蔷薇科 委陵菜属)
别名:翻白委陵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纺锤形或棒状。茎直立或斜升,被白色棉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具长柄,小叶 7~9,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宽楔形或歪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暗绿色,被疏棉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茎生叶无柄或具短柄,常具 3 小叶;托叶卵形,有缺刻状锯齿。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具多花;花黄色;总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白色茸毛;萼片卵形;花瓣倒卵形。瘦果近肾形。花果期 6—9 月。
生境:生于阔叶林带的山地草甸、疏林下。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中生草本。东亚分布种。
经济价值:根和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嫩苗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