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张今卓
在江南的周庄,你会听到沈万三的故事,在山西的乔家,你会听到乔致庸的故事,而在克什克腾旗你听到的是田老三的故事。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与播种有关,克什克腾有个田老三的故事。在车上,父亲为我讲述了田老三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我已听过三遍了,尽管情节每次都是一样,但父亲对细节的渲染一次比一次生动。
相传有个田老三从口外挑着担子出来,落户到克什克腾这个地方,春天青黄不接,人们都打肥胖的田鼠吃,他却宁可去挖野菜、啃树皮也不吃田鼠。
眼看到了播种的季节,穷得连种子也没有,没种子,不就等着地撂荒吗?田老三白天四处去借种子,也借不到,愁得睡不着觉了,几位兄弟都在窝铺里睡着了,他却在门外吸烟。这时候他听到“吱吱”的田鼠的叫声,他跺跺脚试图吓跑它,任他怎样吓唬它,它也不跑,莫非是这田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就跟着这田鼠走,走啊走啊,也不知走了多远,走到一片松软的黑土地上,这田鼠不走了,有一股粮食的香味,顺着香味,田老三用手扒开一层层浮土,再扒开,里面居然是上好的苦荞,田老三赶紧拿下帽头子,把苦荞拿回家里。第二天开始播种,秋天,田老三苦荞丰收了。第二年接着种苦荞,苦荞又丰收了。田老三发了大财,一时间一帽头苦荞让田老三发家的故事传遍了整个黑石滩。
据说,一到过年的时候,田老三就给粮仓点起小麻油灯,半夜里他睡醒了就听窗外有人说,“几斗了?”“五斗了”,“接着运”。第二天,田老三一堆粮食就变成了两堆,这是田鼠在给他家搬运呢。这田老三遇到这种情况从不会向外人说,一说这田鼠就会吓跑了。
有一年过春节,我的父亲清晨从粮仓里出来,跟母亲说:“你放进去的是一盖顶饺子吗”
母亲说:“是啊”。父亲说:“那怎么变成两盖顶了。”母亲赶紧打断父亲的话说:“快悄悄地”。那种神秘的样子我至今记得,这就是田老三的故事给当地人的影响。
说到田老三,父亲还顺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田老三发了财,对穷人特别好。夜里,别人的田里遇到小偷都是人人喊打,他不是,他是穿着破衣服,帮着这个小偷掰玉米棒子,边掰边说:“赶紧走吧,别让田老三发现了,发现就坏了”。第二天,这个小偷知道了,帮他掰玉米棒子的那个人就是田老三,因为他还是戴着那顶出口外时的帽头子,于是小偷再也不去偷他的玉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