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3总第331期 >2025-02-21编印

克什克腾旗植物志——蕨类植物门
刊发日期:2025-02-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8773792b-1b6c-201d-36ed-dc07e96a2786.jpeg

1.华水苏唇形科 水苏属)  

别名:毛水苏

形状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伸长。茎直立。叶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边缘有小的圆齿状锯齿。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基部 1 轮远离,其余密集;苞叶与叶同形;小苞片条形。花萼萼齿三角状披针 形 ,顶端具黄白色刺尖。花冠淡紫色至紫色,二唇形。小坚果棕褐色,光滑无毛,近圆形。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

生境:生于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及草原带的低湿草甸、河谷草甸、沼泽草甸。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湿中生草本。东西伯利亚—东亚北部分布种。

经济价值:全草入药,能止血、祛风解毒,主治吐血、衄血、血痢、崩中带下、感冒头痛、中暑目昏、跌打损伤。


图片

2.百里香(唇形科 百里香

别名:地椒、山胡椒

形状特征:小半灌木。茎木质化,多分枝、匍匐或斜升。花枝在花序下密被向下弯曲的柔毛,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叶条状披针形、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下部叶变小;苞叶与叶同形。轮伞花序紧密排成头状。花萼狭钟形,具 10~11 脉,具黄色腺点。萼上唇与下唇通常近相等。花冠紫红色、紫色或粉红色,稀白色。小坚果近圆形,光滑。花期 7—8 月,果期 9 月。

生境:生于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的沙砺质平原、石质丘陵、山地阳坡,常成为草原群落的伴生种,在表土常态侵蚀较强烈的地段上往往形成以百里香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演替变型。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旱生小半灌木。东古北极分布种。

经济价值:全草入药(药材名:地椒),有小毒,能祛风解表、行气止痛,主治感冒、头痛、牙痛、遍身疼痛、腹胀冷痛,外用防腐杀虫。是一种芳香油植物,茎叶含芳香油 0.5%左右,可分离芳樟醇、龙脑香,供香料、食品工业用。为中等饲用植物。

图片


3.薄荷唇形科 薄荷)   

别名:东北薄荷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长根状茎,四棱形,分枝或不分枝。叶矩圆状披针形、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或浅锯齿。轮伞花序腋生,球形;苞片条形。总花梗极短;花梗纤细,花萼管状钟形;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外面被黄色腺点。花冠淡紫或淡红紫色。冠檐 4 裂;上裂片较大;其余 3 裂片近等大。雄蕊 4。小坚果卵球形,黄褐色。花期 7—8 月,果期 9 月。

生境:生于森林带和草原带的水旁低湿地、湖滨草甸、河滩沼泽草甸。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湿中生草本。东亚—北美分布种。

经济价值:地上部分入药(药材名:薄荷),能祛风热、清头目,主治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荨麻疹、风疹、麻疹初起。

图片


4.密花香薷(唇形科 香薷) 

别名:细穗香薷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自基部多分枝。叶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锯齿。轮伞花序,具多数花,并密集成穗状花序,圆柱形,密被紫色串珠状长柔毛;苞片倒卵形,顶端钝。花萼宽钟状;萼齿 5,近三角形,前 2 齿较短,果期花萼膨大,近球形。花冠淡紫色。冠檐二唇形。小坚果卵球形,暗褐色。花果期 7—10 月。

生境:生于森林带和草原带的山地林缘、草甸、沟谷、撂荒地,也生于沙地。

水分生态类型和区系地理成分:中生草本。东古北极分布种。

经济价值:全草药用,味辛,性微温。有发汗解暑、利水消肿之功能。用于伤暑感冒、水肿;外用于脓疮及皮肤病。

图片